试计算: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答案】 (1)2.2
(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17 44 x 2.2g =
x=5.85g
×100%=2.7%。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10g+2.14g-11.7g=0.44g; 故填:0.44;
(2)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1+H2O+CO2?11744
x117x? 440.44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44g1.17g?100%?10% 11.7g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Al(NO3)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非金属元素是氮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三者组成的化合物是Al(NO3)3 。故选A. 考点:化学式
2.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X Y A.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金属 单质 B.B
B 溶液 乳浊液 C.C
C 纯净物 化合物 D.D
D 化石燃料 石油 试题分析:A选项金属与单质属于从属关系;B选项溶液与乳浊液属于并列关系;C选项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D选项化石燃料与石油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故答案选择A 考点:基本概念及原理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带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n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反应产生氯化铜溶液,和n点到m点继续加入稀盐酸,但铜离子的质量不变,则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但稀硫酸少量时,两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当硫酸过量时,铁产生的氢气小于镁产生的氢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和硫酸根反应会立刻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