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6:39: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政策制定者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量的政策。如果政策成功,储蓄率将在t0降到最终实现黄金律稳态的水平。(1分)

储蓄率的下降立即会引起消费的增加和投资水平的下降。(1分)这样投资将低于折旧,因而经济不再处于稳态。当资本存量逐步下降的时候,产出、消费和投资都会逐步下降,直到新的稳态,即黄金律稳态。(1分)在这个黄金律稳态水平,消费高于储蓄率变化之前的水平,因为黄金稳态的定义就是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而新稳态的产出和投资都比以前要低一些。(2分)

2.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低于黄金率水平,政策制定者要达到黄金率水平该如何调整?这种调整会对投资、消费、稳态产出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经济低于黄金律稳态的资本水平,政策制定者必须提高储蓄率以达到黄金律稳态。(1分) 产出y 原稳态产出y* 消费c 原稳态消费c* (1分) 投资i 原稳态投资i* t0 t 储蓄率将在t0的提高会引起消费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1分)长期中,较高的投资会使资本存量提高,产出和消费等都将相应逐步增加,最终实现黄金律稳态的水平。(2分)在新的黄金律稳态水平的消费必然高于原来的稳态消费。(1分) 3.什么是索洛模型的稳态?在稳态中经济会增长吗? Δk=0,资本存量保持稳定不变的水平,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或简称“稳态”。 (2分)

在稳态中,人均产出不变。 (2分)

如果一个经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经济就会增长。 (2分) 4.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态收入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的?

Y δk y2 y1 s2f(k) s1f(k) (1分)

k1* k2* k

假设一个经济中的储蓄率上升,引起储蓄曲线上移,k1*不再是稳态的资本存量。在这个资本存量水平,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会上升,直到新的储蓄函数与折旧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资本存量k2*,这是较高储蓄率对应的新的稳态。这个稳态与原来的稳态相比,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2分)

高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稳态,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一定时,意味着与稳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速度。(1分)但较高的储蓄率导致较快的增长仅仅是暂时的。长期中经济会达到稳态,经济就不会再继续增长,只是一个较高的人均产出水平。(2分) 5.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态被成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3分) 稳态消费实现最大化的条件是:

MPK=δ+n+g (3分) 6.1983年美国的《总统经济报告》有下面这样一段话:“把较大比例的国民产出用于投资将有助于迅速恢复生产率增长,并提高生活水平。”你同意这种主张吗?请解释。 不同意。根据索洛模型可以知道,这样的结论不一定成立。(1分)

把较大比例的国民产出用于投资,会在短期内提高人均资本,从而提高人均产出增长率,即生产率的增长。(2分)但是,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之后,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与技术进步率相关,而与投资率无关,也就是说提高投资率(储蓄率)并不能提高长期的人均产出增长率。(2分)

生活水平是指人均消费水平,投资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均消费就高,要看人均资本处在什么样的水平。(1分)当人均资本高于黄金规则水平时,提高投资率只会降低人均消费。(1分)而在人均资本低于黄金水平时,虽然达到稳定状态后的人均消费水平会高于现在,但是在短期内人均消费水平仍然会下降。(1分)

所以,上述结论是不一定成立的。

7.许多人口统计学家预言,在21世纪美国的人口增长将为0,与此相比,20世纪的人口增长率是每年1%左右。用索洛模型预测人口增长的这种减缓对总产出增长和人均产出增长会有什么影响。考虑在稳定状态和在各种稳定状态之间过渡时的这一影响。

(1)首先考虑稳定状态。人口增长率下降,资本扩展化曲线顺时针转动,可以看出,在新的稳定

*

状态,人均资本增大到k2,从而人均产出也增大。(1分)

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率,因而不受人口增长率的影响。(1分)而总产出增长率等于人均产出增长率,所以总产出增长率随人口增长率一起下降了。(1分)

(2)再考虑中间的过渡状态。在人均资本水平从增大到的过程中,人均储蓄是大于资本扩展化的,这意味着在此过程中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于零,所以人均产出增长率大于稳定时的情形。(1分)但是由于人均储蓄和资本扩展化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小,即资本深化越来越小,所以在此过程中人均资本的增长率是逐渐降低的,从而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是逐渐降低的。(2分)

y (δ+n1)k (δ+n2)k s f(k) 2分

四、计算题

0.5

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y=k,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储蓄率是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

稳定状态需满足的条件是s f(k)=(δ+n+g)k (1分)

将数据代入,可以得出k1=0(舍去),k2=16。 稳态产出y=4 (2分) 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上升到4%,利用稳态条件,可以得出k1=0(舍去),k2=1。则稳态产出为y=1。(3分) 2.一个经济中,生产函数为Y=KL

?1??。资本所有者得到了30%的国民收入;产出的平均增长为

每年3%;折旧率为每年4%;资本—产出比率为2.5。在初始稳定状态,储蓄率应该是多少?此时,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多少?在黄金律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率将是多少?要达到黄金律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是多少?

在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率为3%,则(n+g)=0.03 (1分)

已知K/Y=2.5,k/y=[K/(L*E)]/[Y/(L*E)] =K/Y=2.5(1分) 在稳定状态,有:sy=(δ+n+g)k,(1分)

即:s=(δ+n+g)k/y=(0.04+0.03)(2.5)=0.175(1分)

MPK=α/(K/Y)=0.3/2.5=0.12(1分) 在黄金律稳态下,MPK=δ+n+g(1分)

MPK=0.04+0.03=0.07(1分)

由科布—道格拉斯函数的特点:K/Y=α/MPK=0.3/0.07=4.29(1分) k/y=[K/(L×E)]/[Y/(L×E)] =K/Y=4.29(1分) s=(δ+n+g)k/y=0.07×4.29=0.30(1分) 第四章 失业 一、选择题

1.以下不会造成职业配给的是( C )

A.最低工资。 B.效率工资。 C.失业保障。 D.工会。 2.失业率是指:

A 就业人数与无业人数的比率 B 求职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C 劳动力总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D 求职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率 E 无业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率 答案:B

3.失去信心的工人:

A 被算作劳动力的一部分 B 因为失去了信心,所以放弃工作 C 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希望 D 不喜欢他们自己的工作的就业工人 E 因为支付的报酬低,所以放弃工作 答案:C

4.劳动力参与率等于:

A 求职人数除以就业人数 B 已经就业的人在适龄人口中的比重 C 正在求职的人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 D 求职的人在适龄人口中的比重 E 已经就业或正在求职的人在适龄人口中的比重 答案:E

5.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的失业被称为:

A 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非自愿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E 周期性失业。 答案:A

6.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

A 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自愿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E 周期性失业。 答案:B

7.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A 季节性失业。 B 自愿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E 摩擦性失业。 答案:E

8.当(比如说)失业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时发生的失业被称为: A 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自愿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E 周期性失业。 答案:D

9.汽车工业规模的下降导致以前的汽车工人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长期性失业。这种失业一般被称为

A 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自愿性失业。 E 结构性失业。 答案:E

10.周期性失业:

A 不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B 在衰退时期上升繁荣时期下降。 C 是自行车行业里的失业。 D 在繁荣时期上升衰退时期下降。 E 在衰退时期上升萧条时期下降。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贝弗里奇曲线 2.古典失业 3.凯恩斯失业

1.贝弗里奇曲线: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用贝弗里奇曲线来描述。 2.古典失业:在古典学派理论里,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相等的结果。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下降受到了市场以外的其他障碍,而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大规模的失业就不能存在。 3.凯恩斯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称为凯恩斯失业。 三、简答题

1.用贝弗里奇曲线描述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的关系。

从原点出发作一条45°的斜线,这条线上的每一点 V A 都表示岗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相等的情况。这条曲线是 45° 区分不同类型失业的基础。(1分)在45°线右侧的失业 属于其他类型的失业,在45°线上的点对应的失业属于 (1分) 摩擦性或结构性的失业。(2分)假如劳动力市场当前处 E 于曲线AA上的M点,那么失业率为Um,岗位空缺率 Vm M 为Vm。其中0U0等于Vm,表示摩擦性或结构性的失业, A (1分)而U0Um则表示其他类型的失业,如周期性失业。 0 U0 Um U (1分)

2.用职业搜寻理论分析失业保障对失业的影响。

如果用W(t)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用C(t)表示搜寻成本。理性的劳动者选择搜寻工作时间时,应当使自己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W(t)/?t??C(t)/?t (2分)

W,C A W(t) A' C(t) C'(t) B B' (2分) t* t1* t 失业保障,比如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会

改变C(t)的位置。发放失业保险和救济金会对劳动者搜寻工作造成影响。由于失业期间增加了失业救济和保险这项收入,使劳动者搜寻成本降低,搜寻成本曲线由C(t)变动为C'

搜索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1] 的文档
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f782fkle0wacw0ffoa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