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
基础积累。( 28分 )
1、下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g) 褒贬(biān) 沽酒(gū) 滹沱(tuó) B.黄晕(yùn) 鼓苞(bāo) 徜徉(yáng) 花萼(è) C.应和(hè) 蓓蕾(bèi) 屐齿(jī) 舐吮(yǔn)
D.笼罩(zhào) 客棹(zhào) 水涨(zhǎng) 沙堤(t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春风) B.水村山郭酒旗风(郭:村庄)
C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重:指花朵饱含雨水) D竟抖出一地春的芳香(竟:竟然)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的《春》通过盼春、绘春、赞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态度。
B《春风》写了北国的风和雨,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的粗犷、豪迈的特色,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C.《江南春绝句》是一首千古名篇,虽然只有四句,却写出了江南大地的广阔春色,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邃迷离。
D.《游园不值》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用探出墙头的红杏来渲染游园的景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老师对我耐心的说服教育使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B .任何一个细节的错失,都足以可能使侦破工作失去大好时机而陷入进退两难地境地。 C .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
D .谁也不能否认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 6.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7.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游园不值》选自《靖逸小集》,作者叶绍翁,字嗣宗,唐代诗人。不值,是没有遇到的意思。
B.《玉楼春》选自《唐宋词选》,作者宋祁,“玉楼春”为该词的题目。 C.“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出自《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 1 -
D.《春》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是现代诗人,其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8、.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2分)
(1)现在用《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来比喻做思想工作细致入微,
(2) ,水村山郭酒旗风。 (3) ,一枝红杏出墙来。 (4)《玉楼春》中写春天美景的句子是 , 。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是 ,。 (6)城中桃李愁风雨,。
(7)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9、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春》选文,回答问题(16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精彩句子品析: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分)
11、品味第三段划线句子中词语“偷偷地”“钻”,谈谈你的理解。(4分)
12、第三段描绘了一幅“春草图”,却还写了人的动作行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第四段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描写春花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点?(4分)
- 2 -
1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中的“闹”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写出有同样情味的一句古诗吗?(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8分)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的游艇上戏弄着微波。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5.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你说说哪两处运用了对比。(2分)
16.这两组对比为了突出什么?对艄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17.对比往往会使人、物的特点更鲜明,唐朝诗人韩愈在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用“ ,。”两句诗作比,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18分) 单县希望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评 (初一语文)
她在作文里这样写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我,我的生,我的死,都与这薄凉的世界无关”。没有人明白,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为何会溢满那么多不可名状的哀伤和绝望。当然,她的
- 3 -
老师也一样。
那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头,言语不多,虽教学经验极为丰富,但这一刻却不知道如何与这个年龄相差将近40年的女孩倾心交流。 他在陈旧的教案本背面上打了很多遍草稿,把明日要说的话——罗列出来,整理,像研究一部旷世巨著。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白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雨丝。
春天的阳光依旧透过窗台,照耀在每个孩子纯真的脸上。所有人之中,她离阳台最近,可还是心如冰冻。她没有朋友,没有疼她爱她的母亲,就连唯一对她稍好的可依靠的外婆,也在前些日子病故了。她的生活一片狼藉。有同学说,她暂住了孤儿院,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她得继续生活下去,得为远去的母亲和外婆坚强活着。可有什么理由让她继续活下去呢?她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温暖?他站在宽大的讲台上,以最平和的语调讲完了课,宣布下午外出游玩。所有的孩子都欢呼不已。只有 她,静静地眯眼歪靠在 窗台上,对着窗外发呆。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一起游戏,分享自己的快乐。她坐在绿草之中,看着 天际变幻的流云,怒放的花朵,簌簌的落起泪来。
沿着小路,他来到她的身前。她侧脸擦泪后,镇定地叫到:“老师好!” “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他一边喘气一边说。
“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值得快乐的理由,而我没有。” 他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拉着她的手,走进花园深处。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远处缓缓涌来,包围了她前行的路。他问:这些花你认识多少?“大都认识。那是迎春、那是瑞香、那是玉兰”,她对这些花名如数家珍。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她从小受了熏陶。
他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时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 沉浸于百花争艳的美景中。
当她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一句:你能把此时没开的花点出 几种吗? 她顿时被难住了。园中之花,大大小小,不下百种,却没有一种隐藏着身形,躲避 阳光。他说:“明天告诉我,为什么他们都会竞相开放?”
当夜,她想了许久,从外婆遗留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次日,她从季节、温度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向他解说了为何花朵都会竞相开放的原因。他微笑着听完,递给了她一张 纸片。 之后,她回到教室,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主动和同学搭话,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组织班里的课外活动,维持课堂秩序……
很多年后,她站在明媚的讲台上,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也带她的学生去看花,点花名。也曾问过一个忧郁的孩子,为什么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 次日,当那个孩子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她答案之时,她将当年老师给她的那张纸片递给了那个孩子。
泛黄的纸片上,坚定地写着:“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3分)
19、文章开头由小女孩的作文写起,有何作用?(3分)
20、文中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