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
一、单选题
读2010~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城市化特征是( )
A.城镇化起点极高 B.城镇化水平高 C.城镇化发展停滞 D.城镇化率不断上升 2.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比较均衡
B.我国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很好地解决了城市问题 C.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 D.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大大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3.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造成( )
A.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B.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D.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答案】1.D 2.C 3.D 【解析】
1.从图中看不到城镇化起点,A错误;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不高,B错误;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一直在稳步提升,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化率不断上升,D正确;故选D。
2.图中反映了我国总体城镇化水平变化,不能反映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且我国各地经济差距大,城镇化水平不均衡,A错误;我国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解决城市问题,B错误; 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快,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C正确; 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C。
3.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会造成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A错误;我国正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日益得到改善,B错误;城镇化水平提升,造成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C错误;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正确;故选D。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非农就业率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之和。NU比是非农就业串与城市化率的比值,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研究的重要指标。NU比小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NU比大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下图为2006—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就业率、第三产业就业率,非农就业率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 A.城市化率
B.第二产业就业率 C.第三产业就业率 D.非农就业率
5.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发展状况为 A.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 C.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D.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6.能有效缓解天津市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是 A.加快农业产业化 C.降低非农就业率
【答案】4.D 5.C 6.A
【解析】4.非农就业率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之和,曲线①的数值正好是曲线③④之和,故可以判断,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非农就业率,选D。
5.NU比是非农就业串与城市化率的比值,2015年天津市NU比是1.1,NU比小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C正确。
6.由上题可知,天津市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化,使得农村劳动力剩余,
B.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 D.降低第二产业就业率
转而从事非农产业,使得非农产业就业率提高,从而提高NU比,A正确。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和降低非农就业率会降低NU比,加剧天津市城市化问题。降低第二产业就业率不利于经济发展。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5月5日综合测试】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高的城市就业机会较多 C.M高的城市城市化水平最高
B.M低的城市城市病最突出 D.M低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8.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 A.降低城市化速度
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答案】7.A 8.D
【解析】7.据材料可知,人口半城镇化率是指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而没有城镇户籍的农村人口,M高说明城镇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很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A正确。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M高只能说明城市发展速度快,无法说明城镇整体的城市化水平高低,因为还缺少城市户籍人口的数据,C错误;M低说明城镇的吸引力弱,进城务工人员少,城市经济发展较慢,城市病少,B、D错误。故选A。
8.据材料,半城镇化是指城市里面的非户籍人口较多,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关键是将这部分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避免同在城镇工作社会福利等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应该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D正确。降低城市化速度和加速城市化进程都无法解决部分城市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籍的问题,A、B错误;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少,人口少,商品房需求小,C错误。故选D。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9-11题。
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9.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10.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B.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
11.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答案】9.B 10.D 11.A 【解析】
9.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B正确;A、C、D均与该差异无关。
10.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
11.两类城市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目前我国户籍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而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A正确。
【浙江省金华丽水衢州十二校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联考】读深圳、厦门建成区年均扩展曲线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D.户籍管理趋严
图。完成12-13题。
12.深圳扩展速度明显快于厦门主要得益于 A.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C.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D.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
13.据图推测,深圳、厦门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 A.居民通勤距离增加 C.大气降水下渗增加 【答案】12.B 13.A
【解析】12.厦门和深圳都是经济特区,都是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A、D错误。深圳紧邻港澳,位置优越,B正确。深圳是移民城市,发展历史较短,C错误。
13.深圳、厦门建成区面积增大,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增加,通勤距离增加,A正确。城高面积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大气降水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流量增多。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
下图左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14-15题。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D.地表径流流量减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