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线圈得电,则主触头接通,电动机开始运转,松开起动按钮后由本安继电器触点进行自保;按下停止按钮,本安继电器断电,真空接触器释放,电动机停止转动。 e) 维护
? 定期检查进出线电缆连接是否牢固和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各处螺钉和弹性垫圈是否牢固齐全,各隔爆结合面:上盖与上盖法兰间隙,前门与门法兰间隙均不大于0.4毫米; ? 应定期消除在起动器各处的污垢、锈斑,并在各隔爆面及磁路系统接触面上涂上防锈油脂; ? 日常进行周期性的检查:起动器的外壳有无损坏,电缆在进出线装置中是否牢靠,接地装置是否完整牢固; ? 定期检查起动器的按钮是否灵活可靠,真空接触器、本质安全型继电器、漏电闭锁继电器等元器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f) 故障排除
当运行时,电动机突然停止运转,可能由下列原因所致: ? 停电;
? 电动机过载或断相热继电器动作; ? 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熔断器熔断; ? 起动器的开关、继电器、按钮等元件的触点或线路各处的接触端点接触不良,处于断路状态;
? 控制回路系统发生短路事故,熔断器熔断;
? 控制回路系统发生故障,二极管被击穿使本安继电器释放。
详细的请参阅随机所附的起动器说明书。
3.1.2 MLGF6/7-37G,MLGF7.6/7-45G,MLGF10/7-55G,MLGF13/7-75G,MLGF16/7-90G, MLGF21/7-132G型煤矿用螺杆式移动空压机电气控制原理如图所示(见第7章图4):
电气控制装置由QJZ-200/660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磁起动器、 YBK系列隔爆型电动机、故障报警及停机显示器、起动及停机按钮等组成。它的三滤堵塞报警及超温报警停机显示器回路、起动及停机回路这两条控制回路为本质安全回路。另外电气系统还具有失压、短路、过载与断相、漏电闭锁、防自起动保护。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结构:起动器由方形隔爆外壳和抽屉式芯架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外壳又分成接线腔和主控腔二个独立的隔爆部分,除隔离换向开关、熔断器、静碰撞触头排、
9
接线端子等电器元件安装在壳体内外,为维护方便,其他电气元件都安装在抽屉式芯架上。
起动器前门为平面止口式,可用凸轮手把机械灵活提起,使之移出止口限位范围,并可围绕壳体左侧的铰链至完全打开的位置。前门与隔离换向开关设有可靠的联锁装置,只有按下壳体右侧的停止按钮顶杆,转动隔离换向开关至停止位置,用专用扳手将联锁杆旋向后方,至完全脱离前门后,才能提起前门左侧的凸轮手把机构,将前门打开。前门关合方法与打开的程序相反。
抽屉式芯架上装有
a) 三相接触器,用以闭合及分断所控制的电动机电路; b) 热继电器,用作过载保护; c) 主电路漏电闭锁保护继电器; d) 控制变压器,为控制回路供电; e) 本质安全控制器; f) 过电压吸收器。
更详细的结构请阅读随机所附的起动器使用说明书。 工作原理: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如第7章图3、图4所示。
a) 正常状态下的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按下远控的起动按钮,电动机开始运转。
b) 电动机过载及短路保护:电动机过载及断相时,热继电器动作,电动机停止。电动机及其线路短路时,熔断器熔断,电动机停止。
c) 控制变压器的主副级均有熔断器作为端子间或匝间短路的保护。 d) 起动器对空压机的控制保护回路采用本质安全回路,当外部控制导线发生金属短路故障时不会引起瓦斯爆炸,同时也不会发生自起动事故。超温、断油、油气分离器堵塞、空气滤清器堵塞的故障报警及停机说明如2.2.5所述。
e) 所有导线均采用有安全标志准用证的煤矿专用电缆。 更详细的工作原理请阅读随机所附的起动器使用说明书。 注意:起动器接线完毕,通电前必须对其再进行一次检查: a) 用手关合接触器几次,有无卡住现象。 b) 进出线电缆连接是否牢固和符合要求。 c) 凡接线装置上未使用的孔,应当用压盘、钢质压板和橡胶垫圈进行可靠的密封。
d) 起动器上各处螺栓联接是否齐全、牢固可靠。
10
注意:起动器的日常维护:
a) 应定期清除在起动器各处的污垢、锈斑,并在各隔爆面及磁路系统接触面涂上薄薄的一层防锈油脂。
b) 日常进行周期性的检查:起动器的外壳有无损坏,电缆在出线装置中是否牢靠,接地装置是否完整牢靠。
c) 定期检查起动器的按钮是否灵活可靠,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接触器、本安控制器的动作是否正常。
更详细的请阅读随机所附的起动器使用说明书。
4 操作
4.1 运行
4.1.1 起动前准备工作
4.1.1.1 检查空压机各零件是否完好,各保护装置、仪表、阀门、管路及接头是否有损或松动。
4.1.1.2 略为打开油气桶底部的排水阀,排出润滑油下部积存的冷凝水和污物,见到有油流出即关上,以防润滑油过早乳化变质。
4.1.1.3 检查油气桶内油位是否在油位计二条刻线之间,不足时应补充。注意加油前确认系统内无压力(油位以停机十分钟后之观察为准,在运转中油位可能较停机时稍低)。
4.1.1.4 在新机第一次开机或停用很久又开机,应先拆下进气阀上的空滤器接管,从进气口内加入约0.5升左右之润滑油,以防止起动时空压机内失油烧损。请特别注意不要让异物掉入空压机体内,以免损坏机体。 4.1.1.5 确认系统内无压力。 4.1.1.6 打开排气阀门。 4.1.2 起动步骤
4.1.2.1 接通电源,将控制面板上的手动阀扳到“起动·停机”位置,将排气球阀打开至接近全开位置。
4.1.2.2 点动,确认转向正确,按“起动”按钮后立即按“急停”按钮,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正确转向见压缩机上红色箭头所示。如发现反转,请用磁力起动器上的换向手柄换向(警告:换向时须同时按下磁力起动器上的停止按钮)。注意,点动时间为1~2秒,禁止超过数秒。
注意:有的机型装有相序保护器避免反转,如相序不对,无法起动。
4.1.2.3 确认手动阀处于“起动·停机”位置。按下“起动”按钮即正式运转,十数
11
秒后,待机器稳定运转后,确认声音、振动等均正常,而后将手动阀扳到“运转”位置,压力便逐渐上升,至0.45MPa左右顶开最小压力阀排出,空压机进入正常供气状态。而润滑油压约低于排气压力0.20MPa左右。 4.1.2.4 观察运转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空气对流是否通畅,仪表读数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
4.1.3 运转中注意事项
4.1.3.1 经常观察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a) 排气压力——额定排气压力(MPa);
b) 润滑油压力——低于额定排气压力0.20(MPa)左右; c) 排气温度——75℃-95℃。
4.1.3.2 经常倾听空压机各部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4.1.3.3 经常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4.2.3.4 在运转中发现油位计上看不到油位,应立即停机,十分钟后观察油位,如不足待系统内无压力时再补充。
4.1.3.5 每隔一段时间(如2小时)记录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润滑油压力作为日后检修参考。
4.1.3.6 保持空压机外表及周围场地干净,严禁在空压机上放置任何物件,如工具、抹布等。
4.1.3.7 遇有或怀疑有异常情况,按“急停”处理,即直接按下“停止”按钮。 注意: 如果空压机排气温度过高(大于110℃)造成空压机温度开关动作而自动停机,则应检查空压机超温原因,排除后方可重新运行。
注意:如果空压机“三滤”堵塞指示报警灯亮,表示相应的油滤或空滤或油气分离器堵塞,须清洁或更换。对于MLGF-3.6/7G-22型空压机,则须严格按后文要求的时间周期更换,环境较差者须酌情提前。
警告:万一排气温度大于110℃而空压机没有自动停机(温度开关或电气故障),应立即停止运转,并检查空压机超温原因,排除后方可重新运行。
4.2 停机
4.2.1 正常停机
先将手动阀拨至“起动·停机”位置将空压机卸载,二十秒左右后,再按下“停止”按钮,电机停止运转。
警告:停机后,如预计较长时间不用,将电源彻底断开,并将磁力起动器换向手柄拨到零位并锁住,以防无关人员乱动误开机。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