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第1、2、4、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11页第8题。
如果有时间,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现价全部算出来。 3、教科书第12页第12、13、14题。 同桌互相讨论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练习
教科书第11页第9题。
每人提三个问题后尝试解决。同桌交流。有异议提出来让全班评议。四、尝试练习
教科书第12页“你知道吗?”。
鼓励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把问题求出来。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快。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13—14页《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指名回答。
二、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一练
教科书第15页第2、3、4题。
作业设计教科书第15页第1题,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16—17页《展开与折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 2、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学生剪好后,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再将一个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
2、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