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教育
B.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C.争取国内实现和平、民主 D.教育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 11.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学的这条“新路”是指( )
A.井冈山道路 B.进行解放战争 C.实现人民民主 D.进行重庆谈判
12.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的含义是( )
A.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B.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C.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D.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1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5.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下列诗句反映了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③“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 )
A.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B.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的中国的阶级斗争问题 C.如何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以防止个人崇拜不断滋长的问题 D.如何处理市场、计划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17.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中指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主要目的是( )
A.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第 五 页 共 五 页
三木教育
B.开展整风运动,以克服官僚主义 C.开展反右派斗争,维护社会团结稳定 D.巩固和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18.1966年6月,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中的“有所思”主要是指( )
A.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党的纯洁性 D.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毛泽东、邓小平等第一、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中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这些创造性的发展表现在( )
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朱德 B.邓小平、江泽民 C.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2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这些典型事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国家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革命没有前途 C.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相互学习和渗透 D.国家政治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2.下列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活动,具有开创性的是( )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 ③广泛开展武装起义
④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过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 争取一省或几省的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绝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
第 六 页 共 六 页
三木教育
作,想以“农村包围城市”“单纯红军夺取城市”,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引自《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6月11日) 回答:
(1)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作出的选择有何差异?
(2)材料二所述路线为什么是错误的?
材料三 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有所认识,在我们党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是比较早的一个。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原则、方针、政策,这些论述无论在当时或今天来看,都是很深刻的。
——《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
材料四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提纲的两页手迹
回答: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的发表对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哪些矛盾,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5)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讲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毛泽东的这些理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毛泽东于1949年2月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第 七 页 共 七 页
三木教育
图2 邓小平于1979年1月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回答: (1)《时代》周刊将毛泽东、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这两个理论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网 回答:(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所发表或提出的重要论著或理论。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有人雕出以下篆刻作品。)
回答:(4)这张篆刻作品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四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江泽民 回答:(5)“三个代表”的学说的实质是什么?“三个代表”伟大学说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八 页 共 八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