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教案 ——写一个场景
习作题目: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 设计理念:学生习作过程中,要体现先说后写的原则,学生说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互评、互帮,或教师指导,让学生把选择的一个场景说具体,说清楚,说后即写。 本次习作是选作。虽然本设计是“写一个场景”的习作指导,但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要强求一律。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
课前准备:组织一次放风筝比赛。 一、激趣乐学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最大特色是把“大典”活动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开国大典”的两个场面:
课件展示:
(1)会场布置的场面
①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点)
②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③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④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
⑤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⑥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⑦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⑧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面) (2)群众队伍游行场面
①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
②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点) ③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④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
⑤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
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面)
⑥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点)
二、合作乐究
说一说,在场面描写中,什么是点?什么是面?
师:场景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以人物的活动或自然和景观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在上学的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只要我们认真回想这些场景的全过程,如场面的环境、气氛,参加的人有什么表现,神态怎样。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作为习作材料。作文时,首先应确定这个场面是围绕一个什么意思来写,也就是要表现一个什么中心,围绕中心写出的场面才会生动具体,让人看后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展示乐评
为了帮助大家写好场面,老师特意搜集了一些描写场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课堂上讨论场面】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场面热闹】 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 争先恐后 【体育比赛场面】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喜气洋洋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表现人高兴】 山崩地裂 惊天动地 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气吞山河【表示声势或气势】 人头攒动 车水马龙 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街市热闹、街景美丽】 四、实践乐练
1.请大家回顾《开国大典》全文,填写表格,评价归纳写作特点
场面描写 会场布置 大会盛有点有面,突出会场气氛和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 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毛主席、新中国的热写作特点 况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2.佳作引路
爱 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新中国人民军队的热爱、赞美 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毛主席、新中国的热爱 (1)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放风筝
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 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其中,王卫民扎的:“黄马褂”放得最高。他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
(2)学生读后讨论:这是什么场面?先总写的是什么风筝,再具体描写的是什么风筝?最后重点写的是什么风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师:这篇片段作文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场面。作者的观察视野广阔,观察到许许多多风筝,也观察到放风筝的人。先对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概括描写,使读者获得总印象后,再对“红蝴蝶”、“孙悟空”进行具体描写。最后重点写了“黄马褂”,不仅写了风筝,也写了放风筝的人。写风筝写人,都偏重于动态描写。这样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放风筝的场面,也把整个场面撑起来,有力地突出了“比赛”二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4)师: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五、提升乐用
1.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自己编的故事,自我修改,看谁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觉改正过来。
3.同伴互评。将你的故事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听他(她)的意见,再修改修改。
4.小组内选择一篇佳作,准备参加班级评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