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1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做到 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证》上岗。
10.2各岗位人员的配置应符合《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相关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lO.3 制订本单位的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参加培训考核,以满足充 装工作的需要。
10.4 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及时参加每2年 一次的复审,确保证件有效。
10.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正常的取证、复审培训外,应结合 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培训。
10.6 对其他作业人员应根据岗位具体情况,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技 术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11、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11.1 认真贯彻《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积极向气瓶使用人宣传安全使用知识,采取如下一些做法:
11.1.1 利用单位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气体、气瓶知识、潜在危险、预防措施及事故教训等,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11.1.2在气瓶上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 11.1.2 印刷安全使用气体的小册子发给用户。 11.1.4 利用安全月组织人员开展宣传活动。
11 .2 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及时解决用户需 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12、事故上报制度
12.1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的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后,必须 按规定立即报告。
12.2 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应当迅速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部门报告。
12.3 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防、安监等部门报告。 12.4 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应立即向环保、安监等部门报告。 12.5 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应立即向安监部门报告。
1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初起范围较小易控制时期比较有效的救援安全技术措施。但是出于事故的突发性、紧迫性,易造成人员心理紧张,引发失控,致使事态扩大。为熟悉安全救援技术,增强人员应对事故的心理素质,对各类事故的抢险救援的方法进行演练,是确保救援预案实战的保证。应做到每年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不少于一次。 13.1 组织参与应急救援人员学习本单位事故预案的抢险救援方法,以达到以下目的:
13.1.1 熟悉应急救援时各自岗位职责,落实到位。 13.1.2 熟悉危险区的隔离,控制事故扩大。
13.1.3 熟悉各类事故的控制要点、部位及正确的抢救方法。 13.1.4 熟悉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方法、方向,尽量减少人员损伤。 13.1.5 熟悉各种抢险工具的使用。 13.1.6 熟悉抢险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13.2演练方法
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13.2.1 桌面演练:为室内图上演练。在抢险演练过程中,各人适进动作,以熟悉在抢险救援中,自己应处的位置及工作职责。
13.2.2 功能演练:各类抢险救援人员对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进行锻炼,以提高抢险救援技术水平。
13.2.3全面演练:以某种事故救援预案为假设点,进行模拟实战演。 13.3 每次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并作好充分准备。每次演练后应有评价,并形成演练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并及时修订事故应急预案。
14、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
14.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自觉接 受、积极配合各地安全监察机构对本单位的各项监督检查。
14.2 认真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坚决做到不充装非自有瓶、不充装过期瓶,把好充装质量关。
14.3 积极参加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认真贯彻落实。 14.4对安全监察机构向本单位提出的存在问题,做到认真及时整改和汇报。
14.5 经常向安全监察机构汇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求得指导和帮助。
14.6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材料。
第四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