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每日一练试卷D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 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使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 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二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2、保险公司X正在考虑发行一种新的保单,为那些身患困扰老年人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他们要求的服务。该保单的保险费必须足够低廉以吸引顾客。因此,X公司将为从保单中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将要产生的索赔而忧虑。 以下哪一种策略将最有可能把X公司在该保单上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 A.吸引那些将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不可能提出要求从该保单中获益的中年顾客 B.仅向那些年幼时没有得过任何严重疾病的个人提供保险 C.在该项保单中提供比在其他成本更低的保单中数量更多的服务 D.仅向那些被其他保险公司在类似的保险项目中拒绝的人提供保险 3、五千年中华文明中,许多文人墨客写下名篇,流传于世,他们按时代早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陶渊明、孟浩然、欧阳修、关汉卿 B.欧阳修、陶渊明、关汉卿、孟浩然 C.陶渊明、欧阳修、关汉卿、孟浩然 D.孟浩然、欧阳修、陶渊明、关汉卿 4、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5、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B.张萱 C.吴道子 D.张择端
6、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由( )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A. 省 B. 市 C. 县 D. 乡
7、“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8、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和篮球队。下列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个队的:( )。
A.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B.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 C.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 D.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
9、下列作品,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 A.《童年》 B.《在人间》 C.《母亲》 D.《我的大学》
10、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 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师外面的走廊抽烟 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着听课 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 11、教师杨某对学校提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
A.校正 B.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第 1 页 共 5 页
D.教职工代表大会 A. 社会关系 12、某小学让学生乐队停课参加某公司庆典,公司给予学校一定的经济回报。 该校做法( )。 B. 伦理关系
A.正确。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C. 心理关系 B.正确。学校拥有管理学生权利 D. 教育关系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待遇:( )。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13、第二次时间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计划,存进西欧联合和经济恢复,为北约和欧共体奠定B.由举办者自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 了基础,该计划名称为?( )。 C.由教育行者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A、哈曼顿计划 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B、马歇尔计划 20、一位身穿警服的人从某公安局走出来。根据这一陈述,可作出的断定是( )。 C、阿波罗计划 A.这个人一定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D、第四点计划 B.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14、某小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卢老师抱怨道:“搞研究有什么用,上课又用不着。”卢C.这个人一定不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老师的说法( )。 D.这个人是来该公安局办事的警察
A.正确。教师须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2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B.不正确。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A.中医的“四诊法”是扁鹊所总结得出的 C.正确。小学教师搞研究没用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5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D.正确。研究对应试帮助不大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15、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被申诉人是( )。 22、小学生高某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不慎受伤,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 ) 事故处理达成了协议。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对此,高某的父母能够采取( )。
A.校长 A.依法提起诉讼 B.学校 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C.书记 C.依法提出申诉 D.教育行政部门 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16、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到家时,是( )的,然2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 而,随着工作本质的改变,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A.愉快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B.清闲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C.悠闲 24、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D.轻松 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 17、下面这首古代诗歌的作者是( )。 A.豫园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B.政园 A.白居易 C.留园 B.贾岛 D.网师园 C.欧阳修 25、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D.袁枚 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18、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 )。 A.加涅
第 2 页 共 5 页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26、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风能 D. 核能
27、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2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无私奉献
29、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
A.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B.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C.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
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刘某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某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许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许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2、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常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这位班主任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3、刘老师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更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刘老师坚持每天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湿,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治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如何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
(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不少于800字。
第 3 页 共 5 页
第 4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A 3、A
4、[答案]C 5、C 6、C 7、B
8、【答案】B 9、C 10、D
11、参考答案:B 12、 答案:C 13、B
14、[答案]B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5、[答案]:B 16、D
17、[答案]:B 18、B
19、【答案】D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C 27、D 28、D 29、C
(2)许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许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许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师应做到依法执教。该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动退学,停止学生费某上课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课程,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要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班主任不得随意禁止学生上课,处理教学活动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3、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想办法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亲自带领学生们实践体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材料中,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知识视野与修养,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废寝忘食的钻研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课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对待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材料中,刘老师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刘老师并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对课程进行因地制宜的优化,更好的被学生接受,是现有课程从有到优,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像刘老师一样,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提示: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乐于学习,对学习建立自信心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4)发展元认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教师多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1)许老师私自拆阅学生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八条第l项“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和第4项“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
第 5 页 共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