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10:43: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经典诵读 负责教师:

授课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校本课程 授课地点:阅览室 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

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是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化素质重要途径。通过经典诵读让全体学生从小日日享受经典润物无声般的熏陶,从而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历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中所蕴涵的力量,会与他们形影相随,使他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并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弟子规 2.三字经 3.诗经 4.论语 5.笠翁对韵 6.声律启蒙 7.千字文 授课目的: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

传统文化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课程实施措施:

1、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取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合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3、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学习,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定期播放有关视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平台,为诵读社团的成员提供展示的舞台,呈现丰富多彩的诵读节目,以此获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4、设立“经典诵读之星”。学期结束,由各班级选出本班的“经典诵读之星”,学校的橱窗内集中展示各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课程实施原则

模糊性原则: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但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鼓励性原则:评比学生诵读经典,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

循序渐进原则: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坡度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学习方式方法

1、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4、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课程评价

一、学生评价:

1、按时完成背诵的内容,粗知大意;

2、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3、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二、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赛” 等)有落实,效果好。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三、评价标准:

诵读课不同于一般语文阅读课,它指向于在教师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诵读水平。

1、读音方面:诵读时忠实于原作品,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准确把握普通话的声韵调、音变、轻声、儿化和多音字等,消除误读和方音。

2、基调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作者的情绪运变和情感趋势、作品的风格、主题、结构、语言,从而产生朗读经典所应有的真实的情感、鲜明的态度,表达出内在的律动。

3、技巧方面:能初步把握朗读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熟读成诵,呈现自己的诵读风格。 五、评价形式:

诵读评价标准要因作品、学段和学生等而有所不同,充分尊重学生诵读水平的个体性差异,采用多元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更深入更持久地诵读。

1、根据各周诵读进度进行相应评价。可以是教师、同伴、小组和自评四个部分组成。

2、关注常态的诵读过程的检查与激励,直接在诵读书中加“☆”或用“A、B、C、D”等级表示。

搜索更多关于: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的文档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u05d51usy1wxgu8k8be9y6ym8c7hv00mp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