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H2(g)+SO2(g) A.K1+K2 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 )
C. K1×K2 D.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B. K-K2 20、在某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 SO2为0.25mol/L C. SO2和SO3均为0.15molL D. SO3为0.4mol/L 21. 已知: C(s)?H2O(g)?CO(g)?H2(g)?H?akJ.mol?1? 2 2 C ( s) ? O 2 (g ) CO ( g ) ? H ? ? 220 kJ .mol ? 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496和462 kJ/mol,则a为( ) A. +130 B.-118 C. +350 D. -332
22.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无水乙醇(C2H5OH),放出的热量为Q,用6mol/L的NaOH溶液吸 收燃烧放出的CO2,消耗50mL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则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为( )
A. 0.2Q B.0.1Q C.5Q D.10Q
23. 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
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n(A)/mol 0 1.0 5 0.85 15 0.81 25 0.80 35 0.80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 B.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6mol?L-1,则反应的△H>0 D.相同温度下,C(g)
A(g)+B(g)的平衡常数K=1.6
F(s)+G(g),忽略固体体积,
24.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810 915 1000 54.0 c e a 75.0 f 1.0 2.0 3.0 b d 83.0 ① 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 该反应的△H<0
////
////
④ K(1000℃)>K(810℃),上述① ~ ④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2个 D. 1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11分) 25. 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5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的分解为例,研究反应物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分 组 实 验 ① ② ③ 10mL 5%的H2O2溶液 10mL 2%的H2O2溶液 10mL 5%的H2O2溶液 催化剂 无 无 1mL 0.1mol/L的FeCl3溶液 ④ 10mL 5%的H2O2溶液+少量盐酸 1mL 0.1mol/L的FeCl3溶液 ⑤ 10mL 5%的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 0.1mol/L的FeCl3溶液 (1)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使反应活化能降低 B. 使反应焓变减小 C. 使平衡常数增大 D.使反应速率加快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
(3)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环境可加快反应速率; 环境可减慢反应速率。 Ⅱ、(6分)50mL 0.5 mol·L-1盐酸和50mL 0.55 mol·L-1的烧碱溶液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 热量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
////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1·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 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1位);根据实验结果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中
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所有酸、碱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相等 B. 准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测定温度C. 烧杯之间用纸屑填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 ΔH偏高
D. 若改用60mL 0.5 mol·L-1盐酸和50mL 0.55 mol·L-1的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从理论上 说,放出的热量相等
三、填空题(41分) 26. 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1). (3分)现有下列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2 ③纯醋酸 ④硫酸钡 ⑤铜 ⑥酒精(C2H5OH) ⑦熔化的KNO3 ⑧NaOH溶液 ⑨氨水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在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强电解质是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2). (8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
NH4++OH-
实验 起始温度 序号 平均值t1 1 2 20 ℃ 20 ℃ 终止温度 t2 23.2 ℃ 23.4 ℃ 4次 测定的
①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 移动,(填“向右”或“向左”),c(OH-)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c(NH4+) 。
②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时,平衡 移动,(填“向右”或“向左”),c(OH-)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c(NH4+) 。
③升高温度,c(OH-)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c(NH4+) 。
27. 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 (4分)已知K2Cr2O4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体系: Cr2O42-+H2O
2CrO42-+2H+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向5mL0.1mol/L的K2Cr2O4溶液中滴加10~20滴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 ③向5mL0.1mol/L的K2Cr2O4溶液中加水,平衡将向 移动(填“正向”或“逆向”),原因是 。
////
////
(2). (12分)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
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右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达平衡时转化率α(N2)= 。
②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 A.3v正(H2)=2v逆(NH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E. N2、H2、NH3三种物质同时存在 F. N2、H2、NH3的浓度比为1:3:2 G. 断裂1mol N=N的同时形成6mol N-H
③保持相同条件,若起始时往该容器中充入0.1mol的N2,达到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和原平衡相同,则起始还应充入H2 mol,NH3 mol。保持相同条件,若起始时往该容器中充入0.8mol的NH3,则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原平衡NH3的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28. (14分)甲醇(CH3OH)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储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1)在25℃、101KPa下,1g甲醇(液态)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的数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工业上用CO与H2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2H2(g)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正向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
CH3OH(g)。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