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11bn由Sn??t?2得,??t?22n?1,
33322n12 即t???2?2n?13?233【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以及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属基础题. 19.设数列在
的前项和为上,
,且
,数列
满足
,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
.
【解析】 【分析】 (1)利用
与
的递推关系可以
的通项公式;点代入直线方程得
,可知数列
是
等差数列,用公式求解即可.(2)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 【详解】 由
可得
,
两式相减得,.
又,所以.故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
由点在直线上,所以.
则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
因为,所以.
则,
两式相减得:.
所以.
【点睛】 用递推关系
求通项公式时注意的取值范围,所求结果要注意检验
的情况;
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积组成的数列求和,常用错位相减法求解. 20.已知函数
(a?R).
(Ⅰ) 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Ⅱ) 当a?0时,求函数f(x)在[1,2]上最小值.
(Ⅰ)见解析;(Ⅱ)当0?a?ln2时,【答案】函数f(x)的最小值是f(x)min??a;当a?ln2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f(x)min?ln2?2a 【解析】 【分析】
(1)求出导函数,并且解出它的零点x=,再分区间讨论导数的正负,即可得到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分三种情况加以讨论,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即可得到当0<a<ln 2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a;当a≥ln2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ln2-2a. 【详解】
(1)函数f(x)的定义域 为(0,??).
f?(x)?11?ax?a? xx11(x)=-a=0,可得x?; 因为a?0,令f¢xa当0?x?111?ax1?ax??0;当x?时,f?(x)??0, 时,f(x)?xxaa?
?
1??1??,单调递减区间为?,??? a??a?综上所述:可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2)(i)当0?1?1,即a?1时,函数f(x)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 a?f(x)的最小值是f(2)?ln2?2a
(ii)当
11?2,即0?a?时,函数f(x)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
2a?f(x)的最小值是f(1)??a
(iii)当1??2,即
1a1?1??1??a?1时,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在?,2?上是减函数. 2?a??a?又Qf(2)?f(1)?ln2?a,
?当
1?a?ln2时,f(x)的最小值是f(1)??a; 2当ln2?a?1时,f(x)的最小值为f(2)?ln2?2a
综上所述,结论为当0?a?ln2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f(x)min??a; 当a?ln2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f(x)min?ln2?2a. 【点睛】
求函数f?x?极值与最值的步骤:(1)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 求导数f??x?;(3) 解方程f??x??0,求出函数定义域内的所有根;(4) 列表检查f??x?在f??x??0的根x0左右两侧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左增右减),那么f?x?在x0处取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左减右增),那么f?x?在x0处取极小值. (5)如果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在该处即是极值也是最值;(6)如果求闭区间上的最值还需要比较端点值的函数值与极值的大小
2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
?x?t?a,??2?cos??4?sin??4?0,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其中t?R,t为参数,a为常数.
?y?a?t,2(1)写出C1与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a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C1与C2有交点.
22【答案】(1)C1:(x?1)?(y?2)?1,C2:x?y?2a.(2)
3?23?2 剟a22【解析】 【分析】
?x??cos?(1)利用?,代入可求C1;消参可得C2直角坐标方程.
y??sin??0,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2)将C2的参数方程代入C1的直角坐标方程,C1与C2有交点,可得△…【详解】
(1)C1:(x?1)?(y?2)?1
22C2:x?y?2a
(2)将C2的参数方程代入C1的直角坐标方程得:
(t?a?1)2?(a?t?2)2?1
?t2?t?a2?3a?2?0
C1与C2有交点,即△…0
1?4?a2?3a?2?…0
?4a2?12a?7?0
?3?23?2 剟a22【点睛】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22.若数列?an?满足:对于任意n?N*,an?an?1?an?2均为数列?an?中的项,则称数列?an?为“T数列”.
2(1)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4n?2n,n?N*,试判断数列?an?是否为“T数列”?说明理由;
(2)若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为“T数列”,求d的取值范围;
22(3)若数列?an?为“T数列”,a1?1,且对于任意n?N*,均有an?an?1?an?an?1,求数列?an?的通
项公式.
【答案】(1)不是,见解析(2)d≥0(3)an?【解析】 【分析】
(1)利用递推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验证n?1时,an?an?1?an?2是否为数列?an?中的项,即可得答案;
(2)由题意得an?an?1?an?2?a1?(n?1)d?|d|,再对公差进行分类讨论,即可得答案;
22(3)由题意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设数列?an?的公差为t(t?0),再根据不等式an?an?1?an?an?1得
n?1 2到公差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