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汤姆》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大拇指汤姆》是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一篇通话。《大拇指汤姆》选自《英国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后,一起总结出了本课所写的几个小故事标题:掉进面糊的奇遇;牛口脱险;鱼肚里的发现和受宠。告诉了我们善良才会带来幸福的道理。 <一>知识目标
①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新词 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理解课文内容: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后,一起总结出了本课所写的几个小故事标题:掉进面糊的奇遇;牛口脱险;鱼肚里的发现和受宠。 <二>重点、难点;
① 教学重点,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和新词。
②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说教法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我,极富有想象力,根据这些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
1、自主学习法:发挥学生在自学、探索、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
2、快乐教学法:一是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用拇指比较汤姆形象。二是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生字词。三是师生互动读表第三段,使学生理解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3、以读代讲法:一是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是教师指导朗读、三是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是表演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五
是朗读全文,巩固课文内容,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做到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尽量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平台。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读后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解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精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熟读课文时,让学生演一演,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胆识和表演能力,在解决难点时,让学生们交流研讨,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进行拓展,延伸的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用词说话。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拇指”,并用“拇指”说话,之后学生同样用“拇指”说句完整话,我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感知课文内容,老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读通顺。
②在朗读的过程中,用笔划出不懂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①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②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汤姆历险经历的语句段落
③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重点句的体会、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④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能力、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边读文边表演。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极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捂理、读中悟情。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最感兴趣的问题读读、说说、议议,不但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变传统的教师讲“懂”为学生自己读“懂”。
<四>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突破本文的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让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查好字典、词典
②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其自学新生字词
③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生字词,帮助其找出好的识记方法,并加以运用 <五>感情朗读全文,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① 感情朗读课文 ②交流学习本课的收获
③让学生用所学习生字词组词造句 五、课后拓展训练
以《续写大拇指汤姆》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 六、本节课的创意与特色。
1、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和小学生好动、好跳、好表现的特点,采用“快乐教学法”“表演法”“讨论法”,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朗读、交流、讨论中自我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均得到提高。
2、合理联系教材,把生活实际说话这一环节,先分组讨论,想想在生活中如果你是汤姆,在遇到危险时候会怎么面对。然后分别汇报讨论情况,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3、利用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情节较为复杂的童话故事变得浅显易懂。 七、教学反思。
《大拇指汤姆》选自《英国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善良才会带来幸福的道理。童话故事中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后,一起总结出了本课所写的几个小故事标题:掉进面糊的奇遇;牛口脱险;鱼肚里的发现和受宠。通过师生的一起分析归纳,我们深刻感到了童话中的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是善良的,他们的心都存在善良诚实的一面,所以我在课文教学总结的时候说:“同学们,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善良诚实的人始终占大多数,所以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多么快乐而又幸福!”
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我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都来做一次英国小作家,来继续续编这个感人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回答令我震惊,令我难忘。其中冯儒的续编让我最爱感动,原因是续编的内容非常曲折,情节非常离奇,请允许我简要的复述一下:
“拇指汤姆回到王宫,国王继续十分宠爱他,给他享用最好的东西,也给了他丞相的官做。”我说:“对不起,冯儒,在古老的欧洲,可能会有伯爵等官职,中国才会有丞相呢?请改正下!”冯儒接着讲述他的续编:“国王封汤姆做了伯爵,可是一直发现他并且将汤姆献给国王的厨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终于产生了忌妒的心理,多次在国王面前偷偷的说大拇指汤姆的坏话,想让国王治汤姆的罪。国王慢慢的相信了厨娘的话,于是将汤姆关起来。汤姆的父母知道了,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请求国王释放自己可怜的孩子,最后厨娘有一个善良的儿子,和汤姆差不多大小,他认为母亲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便在国王面前告了自己母亲的罪,请求国王放掉小汤姆。国王被厨娘的儿子感动了,于是释放了小汤姆,让两个诚实的孩子在自己的身边为官。将厨娘发回老家。最后大拇指汤姆与家人全部生活在王宫里,而母亲成了厨娘,父亲成了侍卫,他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着。”
听后,我感觉冯儒回答得太美妙完整了,当然她的续编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评价总结道:“冯儒,老师希望你将这个续编写下来,将来有机会还可以出书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