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泉州市安溪县县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9:4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溪县 2018 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全卷共 24 小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友情提示: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2)但愿人长久, 。 (3) ,人迹板桥霜。 (4)云横秦岭家何在? 。 (5) ,湘水无情吊岂知? (6)日出而林霏开, 。 (7)登斯楼也,则有 ,

(苏轼《水调歌头》)

(温庭筠《商山早行》)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欧阳修《醉翁亭记》)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 ,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点明酬赠题意,表现诗人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 ,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

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B、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 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在文中指的是文章辞藻。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6 分)

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济川桥。”①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 xǐ,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无论走多远,身在何 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千年汀江水哺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 A 了一 种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 xǐ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 大气。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 B 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 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 字注音。(2 分)

哺( .

)育

迁 xǐ(

)

1

(2)填入 A、B 两处恰当的一组词是(

A、坚持 跨越

)。(2 分) C、坚守 穿越

B、坚挺 逾越

(3)文段中第①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两题。(5 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2 分)

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7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 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 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注】①扶风、②岐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 ④乙卯:

2

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 ⑤忭(biàn):高兴, 快乐。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⑶志喜也 ( ) ⑷甲子又雨.. 7.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 凿池其南引流/ 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C、而凿池/ 其南引流种树/ 以为休息之所 8.翻译下面句子。(6 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 分)

B、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 以为休息之所 D、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 为休息之所

⑵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9.【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10-14 题。(21 分)

驼背李的春天

侯海霞

①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

②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瘆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 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

③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 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 ④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 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 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

⑤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 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菊的花。

⑥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 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

⑦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 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严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 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

⑧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儿 子病逝,妻子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 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

3

⑨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 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 久违的笑容。

⑩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 于是,有好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一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 菇房里去。

?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 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 ?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二勇的家在哪? 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

?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子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 “爹,儿来看您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 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竟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

?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默默地记 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 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 中专毕业。

?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 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

?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 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 聊天。画面温馨感人。

?春天来了,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也来了。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对于驼背李,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甚至还看不起他。

B、第⑨段划线句子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驼背李获得男

孩的感恩回报做铺垫。

C、读完全文,我们知道驼背李是一个样子瘆人、贫穷但非常善良的人。

D、善良的驼背李,为了给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捐钱,决定到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 11.通读全文,依次找出村民对驼背李态度变化的词语。(4 分) 可怜和鄙夷 →

① → 唏嘘感叹 → ② → 羡慕

12. 文章开头部分写孩子们怕他、大人们不喜欢他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3.语言品析。(6 分)

(1)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

4

福建泉州市安溪县县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un8t0q0li5a66i6tmib553973044s010b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