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活塞置于刻度为10ml处,然后将往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增加1ml测一次压强P,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增大。
(1)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 。 (2)(单选题)图线弯曲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连接软管中存在气体 (C)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
(D)注射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28、在“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将待测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定值电阻、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未接导线的A端应接在 点(选填: “B”、“C”、“D”或“E”)。
(2)实验得到的U-I关系如图(b)中的直线1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阻值为 Ω。
(3)为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在图(a)中将“A”端重新连接到 点(选填: “B”、“C”、“D”或“E”),所得到的U-I关系如图(b)中的直线Ⅱ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29、某小组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后,为进一步探究,将单摆的轻质细线改为Ic?mr2刚性重杆。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复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
mgr,式中Ic
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a),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并测得摆的质量m=0.50kg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b)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纵轴表示 .
(2) Ic的国际单位为 ,由拟合直线得到Ic的值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5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共50分)
30、如图,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水银将一段气体封闭在管中。当温度为280K时,被封闭的气柱长L=22cm,两边水银柱高度差h=16cm,大气压强po=76cmHg。
(1)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3cm,封闭气体温度应变为多少?
(2)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280K后,为使封闭气柱长度变为20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
30图 31图
31、如图,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若a>g tanθ,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
32、如图,一对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上极板始终接地。长度为d/2、质量均匀的绝缘杆,上端可绕上板中央的固定轴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下端固定一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其电荷量为q。当两板间电压为U1时,杆静止在与竖直方向00′夹角θ=30的位置;若两金属板在竖直平面内同时绕O、O′顺时针旋转α=15至图中虚线位置时,为使杆仍在原位置静止,需改变两板间电压。假定两板间始终为匀强电场。求:
(1)绝缘杆所受的重力G; (2)两板旋转后板间电压U2。
6
0
0
(3)在求前后两种情况中带电小球的电势能W1与W2时,某同学认为由于在两板旋转过程中带电小球位置未变,电场力不做功,因此带电小球的电势能不变。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正确,计算该电势能;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错误,说明理由并求W1与W2。
33、如图,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其MN、PQ边的电阻不计,MP边的电阻阻值R=1.5Ω,
MN与MP的夹角为135°, PQ与MP垂直,MP边长度小于1m。将质量m=2kg,电阻不计的足够长
直导体棒搁在导轨上,并与MP平行。棒与MN、PQ交点G、 H间的距离L=4m。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 左做直线运动,运动时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始终与初始时的电流强度相等。
(1)若初速度v1=3m/s,求棒在GH处所受的安培力大小FA.
(2)若初速度v2=1.5m/s,求棒向左移动距离2m到达EF所需时间Δt。
(3)在棒由GH处向左移动2m到达EF处的过程中,外力做功W=7J,求初速度v3。
2014年全国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D 3. B 4. C 5. B 6. C 7. B 8.A
二、单项选择题
9. A 10. B 11.C 12. A 13. D 14. D 15. C 16. B
三、多项选择题
17. C, D 18. A, C, D 19. B, C 20. A, D
四、填空题
21.运动状态;惯性 22A. 1:2; 1:1; 22B. 22:1;1:2 23. 9:7 ;2:1 24. 0.8;0.8m≤x≤1m 25.
3233h;3h;先不变后增大 五、实验题
26.减小;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 27. (1) a (2) C
28. (1) C (2) 2.8; 2 (3) D; 3
7
29. (1)T2r (2) kg.m2; 0.17 (3)不变 六、计算题
30. 解:(1)初态压强
p1?(76?16)cmHg?60cmHg
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为(16-2×3)cm=10cm,压强 p1?(76?10)cmHg?66cmHg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p2V2T? 1T2 解得 Tp2V22?pVT66?251??280K?350K 1160?22 (2)设加入的水银高度为l,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 h??(16?2?2)?l 由玻意耳定律
pV11?p3V3 式中 p3?76?(20?l)
解得 l?10cm
31.解:
(1)设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由匀变速运动公式
v2s1?2a?sv2 2?2a
s?sv2v21?s2?2a??2a解得 a??av2 2as?v2 (2)设球不受车厢作用,应满足
Nsin??ma,Ncos??mg 解得 a?gtan?
减速时加速度向左,此加速度由斜面支持力N与左壁支持力P共同 决
定,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