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高三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堂训练(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3:44: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课堂训练

(一) 修辞手法 课堂训练(一)

1、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嫣香,指娇艳的花朵

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3、 定林(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问: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参考答案

1、答:比喻。把“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浮云蔽日比喻君主为小人蒙蔽。

表达了诗人不得重用的苦闷与无奈,以及因君主被蒙蔽而生的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2、(1)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2)“小白长红越女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园中的那些或小或长、

1

或白或红的花朵,比喻为越地美女的面颊,把花的娇艳乃至精神都写出来了。 ?(3)“嫁与春风不用媒”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暮落花无奈而又悲惨的结局,含有惋惜之情。 3、(1)运用拟人手法(2)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追寻。(3)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二)表现手法 课堂训练(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2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5.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整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2.(1)以乐景写哀情,运用拟人、对比,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抒发清明时节的悲情。 (2)对比和用典。《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3

3.【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4.【参考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5.(1)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答案:托物言志。“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三)表达方式 课堂训练(三):

1、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问题: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4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4

2014年高三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堂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uxrj3deqj4c2db006a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