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 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 )。一全小鱼( )游过去,( )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31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
几
句
具
体
写
\
热
闹
非
凡
\
id10762229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32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6、西湖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
33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学生背诵《忆江南》,老师后背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 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⒈配乐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34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