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面南偏东30°朝向行列式的间距分析
南偏东30°朝向太阳阴影的变化情况与南偏东10°的情况又有所不同,阴影在墙面的变化是逐渐降低的,当太阳高度角降低的影响大于太阳方位角的影响时,阴影已离开建筑,洒向地面。如图2-5所示。
此种情况,分析间距系数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满足最不利点太阳最小入射角度大于15°(先前所分析的正南朝向与南偏东15°朝向的有效时间内太阳的入射角度均大于15°,15°为太阳有效值的最小角度)。此时,有效日照时间下限应为下午15时。第二,提高建筑日照时间,降低日照系数必然导致损失正午日照时间,增加侧向采光时间。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人们对早上8.00—11.00的太阳更加愉悦,此时的日照有更大的入室深度,但实际日照效果却不如正午的阳光。而且在上午的大部分时间,由于太阳高度角较低,建筑被阴影所遮挡。中午时刻由于间距较低遮挡面积也较大,建筑的住宅要采光时间集中在中午到下午的有效时间内。诸如以上理由,建议将朝向偏角大于45°的建筑大寒日满窗日照一小时的日照最低标准提高到两小时,以提高居室的日照水平。但在分析中仍主要分析满足一小时和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所需要满足的最低条件。
满足上述条件可得:
满足一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1.42 满足两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1.60 满足三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2.01
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的结果与用几何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结论相一致。如图2-6为当D。/H。=1.60时最不利点的日照状况,在距自然地面一米处的大寒日最大日照持续时间为两小时。
(4)面南偏东45°朝向行列式的间距分析
南偏东45°朝向行列式的阴影状况与南偏东30°时相类似。较低的太阳高度角和较小的系数使上午和中午有较大的阴影遮挡。建筑只有通过侧向采光以解决不增大间距系数的情况下提高日照水平。
此时,满足太阳入射角大于15°需要计算的有效时间的下限是下午14时。
满足上述条件可得:
满足一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1.12 满足两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1.50 满足三小时的侧面采光时,D。/H。=1.97
(5)东西朝向(子午线型)的行列式的间距分析
子午线型行列式布局主要考虑侧向采光的影响。对子午线型住宅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保证日照区的问题。研究保证日照区一个基本目的在于确定该区形状和大小与建筑朝向的关系。以保证满足不同日照标准的要求。
子午线型住宅区别于南向住宅的根本问题是侧向采光的问题。因此,研究的方法略有不同。在任何房间的窗前,只有在规定的空间(日照区)的情况下才可能保证房间符合日照持续时间的标准。在这个空间范围内,阳光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进入窗内,直射无阻。
如图2-7所示,表明了这个必须的条件。图上左面为按子午线纵轴布置的住宅平面轮廓。根据已知图的平面,对住宅首层的房间就可以按日照持续时间的标准进行计算。图中表明从8点到12点的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11点时刻的太阳光约等于15°光线照射方向,A点为最不利点。
满足一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1.72 满足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2.79 满足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4.23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子午线型住宅满足相同日照标准比正南向住宅和有偏角的住宅需要更大的间距系数。但是,子午线型住宅的每个居室均能得到持续的日照时间,并且在冬季住宅用地能够得到较好的日照条件,满足冬季户外活动的要求。
(6)东西朝向(子午线型)偏角15°的行列式的间距分析
东西朝向(子午线型)偏角15°的住宅分析方法与子午线型住宅相同。分析结果如下: 满足一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1.78 满足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3.02 满足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时,D。/H。=4.83
(7)冬至日的测算结果:
特殊日照需求的建筑包括托幼、中小学校等住区中需要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持续三小时(新区)和两个小时(旧区)的日照标准的建筑。
当满足冬至日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时,通过分析算得: D。/H。=2.72
此数值为正南北向满足正面采光冬至日满窗日照持续三小时的间距系数。当小于此间距系数时,任何侧向采光均不能满足此日
照标准。建筑为遮挡建筑时仍遵循以上所研究的结果。
当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时,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持续三个小时日照发生在10.50-13.50区间。此时为正面采光: D。/H。=2.53
当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0°时,此时,由于太阳高度角低,入射光线必须大于15°,此时需要满足侧向采光要求,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持续三个小时日照发生在11.50-14.50区间: D。/H。=2.56
当建筑朝向为南偏东45°时,此时,由于太阳高度角低,入射光线必须大于15°,此时需要满足侧向采光要求,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持续三个小时日照发生在10.50-13.50区间: D。/H。=2.08
当建筑朝向正南北向时,满足冬至日持续两个小时日照时: D。/H。=2.56
表 2-3 以上结果汇总
从如上冬至日的日照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住区的特殊日照建筑满足冬至日持续三小时日照需要的日照间距系数是比较大的。同时,托幼、中小学的活动场地和操场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日照持续时间和朝向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此类建筑的布局和场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日照因素。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托幼、学校等建筑的建筑用地面积要增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用地面积的范围要有所调整,此部分内容将在居住用地调整中详细讨论。
(以上研究南偏东与偏西住宅对称时刻的太阳高度角类同,相互对称朝向的间距系数采用相同结果,本文不再进行重复研究。)
综上所述,南偏东、西偏角在45°以内的住宅在满足大寒日一小时和两个小时的日照标准时需要的间距系数比较小。子午线型住宅满足一小时间距系数较小,但是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小,满足两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以上的日照标准时,间距系数成倍增长。此种朝向的住宅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将是心理的影响,而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寒地居住采暖的问题不再是影响人们选择住宅朝向的主要问题。因此,即获得较好的日照条件,又有较小的间距系数来说,具有合理偏角的住宅是满足城市建设多方面因素的有效解决办法。而子午线型住宅将会有更深的照射深度,更重要的是每个居室均能满足有日照的要求,这对于改善住宅的日照条件将是十分有益的。在西欧的部分国家,日照标准要求每个居室均能满足日照要求,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东西向住宅,而且西欧国家的冬季气候条件并不是非常寒冷,这一切使子午线型的住宅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住宅间的场地获得了良好的日照,满足了冬季人们户外活动的要求。前苏联的日照研究成果表明,大寒日满足持续三个小时的满窗日照是十分困难的,而即使达到三个小时的日照,也不可能对房间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进行有效的杀菌。因此,摆脱传统居住观念,正确对待东西朝向住宅和有倾斜角度的住宅将对城市的建设与住宅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1.2不同住宅形体的日照条件影响分析
2.1.2.1点式与塔式住宅的遮挡分析
当遮挡建筑的面宽足够小,对被遮挡建筑的影响可以通过阴影的移动得到改变时,可把遮挡建筑看成点式建筑,比如面宽较小的板式建筑、点式多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等。因为可以将点式住宅当作一个移动的矩形阴影,在尽可能的减小间距的情况下,主要也考虑侧向采光的影响。分析的方法是:作出有效时间内照射最不利点的太阳射线,在保证不同日照标准的射线夹角内做点式建筑的边长与太阳射线相切,所求得的间距系数即为满足此日照标准的系数要求。
关于点式与塔式正面间距与侧面间距:
研究高层塔式住宅日照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正面间距与侧面间距的问题。同时此问题也涉及到其他侧面具有居室功能房间所应解决的问题。
首先,关于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的问题。住宅建筑间距分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个方面,凡泛称的住宅间距,系指正面间距。笔者认为,从日照标准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侧面间距的判断应以实际居室满足日照标准的时间为准,如果侧面具有需要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应该执行国家规范所确定的日照标准以确定间距。同时,也应满足通风、采光、消防,特别是视觉卫生以及管线埋设等要求。几者取最大值,一般以日照因素影响最大。
其次,塔式高层住宅等类型住宅,侧面往往有正面的功能,因此应重点研究塔式高层侧面的采光问题。
(1)正面间距:
比如,边长为30米的点式住宅与板式建筑形成正南北向的布局关系。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16.2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26.4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55.1米 满足累计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20.5米
边长为40米的点式住宅与板式建筑形成正南北向的布局关系。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21.6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35.2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73.4米 满足累计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27.3米
边长为50米的点式住宅与板式建筑形成正南北向的布局关系。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27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44米 满足累计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正面间距=34.2米 累计三小时的分析结果仅作为参考。
(2)侧面间距:
边长为30米的高层住宅与之侧向平行的建筑的遮挡: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8.2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17.1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三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27.7米 边长为40米的高层住宅与之侧向平行的建筑的遮挡: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10.9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22.8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三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37米 边长为45米的高层住宅与之侧向平行的建筑的遮挡: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一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12.1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两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25.6米 满足最不利点持续三小时的日照标准,侧向间距=41.6米
以上均为实测日影图所分析的间距值。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高层塔式住宅由于只是一个矩形点,在不断的移动当中,满足侧向采光相对容易实现。在分析高层住宅的日照条件与状况后,笔者认为高层满足2.5h的日照标准为宜。此时以40米为例:正面间距为50米。考虑到用地的经济性和旧区问题满足2小时的日照标准间距为35.2米。侧面间距由于与正面具有相同功能取2.5h,侧面间距为29.3米;2h时侧面间距为22.8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