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美术教育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8:2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儿美术教育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沙漠化、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都是自然界受到巨大创伤后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990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生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由于美术活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审美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便于他们的倾诉和表达,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环保教育教育属于社会领域,对于幼儿来说也要通过直观性、形象性的图像、景物、实物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环保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的物质材料的运用和直观形象的表达来实现,而美术作品可以使幼儿达到环保行为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本课题就是把环保教育和美术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研究,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对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幼儿美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幼儿的社会环保意识,促进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发展,使本园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2、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研究详尽分析了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如何在幼儿美术课程体系;如何实现通过美术活动全方位实施环保意识培养,建构以园为本、以人为本、个性化的符合本

百度文库

园实际情况的环保美术课程体系;如何实现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媒介,促进幼儿的环保意识,又如何利用环境教育促进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研究将幼儿美术活动推向一个新的起点,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环保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实现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2)为在美术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一系列具有操作意义的实践案例。 (3)为本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奠定基础,促进本园更好得发展。

(4)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的发展为本,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幼儿园走向“精品化办园”之路。

理论价值: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理论化审视幼儿美术和环保教育的有机融合对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为树立“园本课程”理念提供借鉴,为本园提供较为系统的园本课程模式,满足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二、课题界定

美术:在艺术分类中,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布、泥石、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以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幼儿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根据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环保:即环境保护。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

百度文库

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本课题的宗旨是在本园开展的美术特色基础上,在美术活动的领域内激发全园幼儿有意识地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并尽自己的能力使一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已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了解形成的原因,和合理治理的有效措施,并利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对环境现状的呼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环境素养,形成适合我们幼儿园自身发展的美术环境的有效优化融合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比较深入地探索出一套幼儿美术活动中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途径,建立生态式园本课程;通过研究提高幼儿环保意识形成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一套生态式绿色美术环保园本课程。

2、探索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为幼儿美术环保课程的开发提供实践操作依据。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美术素养的提高,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利用幼儿园园内环境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1)利用种植区、饲养区引导他们观察、表现,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的情感。 (2)及时扑捉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引导幼儿发表看法及正确处理的方法,并采取喜欢的方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3)结合洗手、吃饭等班级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吃完自己的饭菜,养成不浪费的习惯和节约意识。

2、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热爱。

(1)参观游玩公园、居民小区、世纪广场等环境优美、风格各异的社区资源,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和环境的热爱。

百度文库

(2)带领幼儿到有污染的河边、有浓烟的厂矿等地方参观,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决心。

3、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大的环保信息和资料,对幼儿进行教育,丰富活动内容。 4、结合环境保护节日进行教育和参与宣传活动。

5、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加工美化和再利用,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以上内容均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手工制作、绘画表现、欣赏鉴别相互渗透,教师根据内容灵活运用,让幼儿在画画、玩玩、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幼儿的环保主人翁意识。

五、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现有全园所有大、中、小班级共14个。根据不同的年龄班,设计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有步骤、有计划逐步实施。

该课题内容较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等特点,所以研究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行动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我们将根据课题的特点采用合作性行动研究,以充分发挥课题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本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将广泛采取这一方法,探讨幼儿美术活动中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阶段循环开展研究,切实提高科研的应用价值,而且以此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技能。

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阶段,文献研究法将被广泛采用。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大量搜集、整理幼儿美术及环保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文献,把握课题的前沿理念,指导课题研究的设计。同时,文献研究法将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为培训课题组成员、指导他们的思考与总结提供支持。

3、教育调查法。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调查法也将被经常性地采用。如,幼儿环保意识的现状,美术活动对环保意识的促进作用等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运用教育调查法。

4、个案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进行试点班级的申报和认定,实施部分班级的个案研究,为课题组提供具体的、鲜活的案例,探索个性化活动模式及活动策略、方法。

5、经验总结法。也是本课题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研究的中后期,

百度文库

《幼儿美术教育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vbvp2cbv66bod04q6x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