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徽绩溪章氏家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2:27: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至近现代,绩溪章氏更是涌现出众多的杰出英才。这里有五四时期才华横溢的进步作家章衣萍;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章基嘉;有曾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的章安翔;有国家一级美术 师、曾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章飙。他们无一例外都践行着章氏家训“眼底有诗书”、“胸中存道理”的教诲。而今天,在绩溪城乡章姓聚居地,家训影响根深蒂固、润物无声,知书达礼、崇文重教、孝老爱亲、邻里和谐蔚然成风。

绩溪章氏后裔 章恒全:

绩溪号称“东南邹鲁”,现在又被誉为“美好家园,和谐绩溪”,这跟我们这里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靠什么来传播的呢?在家庭内部,就是靠家训的谆谆教诲,靠一代又 一代人的言传身教,靠源远流长的家风熏陶。 【现场诵读】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卞利:

章氏家训,同全国其他地区优秀的祖训家风一样,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当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对于我们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漫步绩溪章氏故里,耳边回响的是历史不息的回声,有如惊涛拍岸,催人奋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好家风源于好家训好家规,绩溪章氏家族恪守好家规,秉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专题视频一:正气守德 照壁戒贪

走进绩溪章氏聚居的湖村,马头墙高耸,古民居林立,但最亮眼的建筑还是章氏宗祠。宗祠山墙矗立,飞檐翘角,硕大的柱础、一人难以合抱的立柱、空旷静谧的空间使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显示出家族的威严。祠堂正厅的墙壁上,赫然写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那遒劲有力的笔法,透出章氏族人正气凛然、刚毅不阿的秉性,也是章氏族人严谨守德的写照。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在祠堂对面的照墙上,画着一只抢眼的兽。这只兽既像麒麟,又似麋鹿,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触角,身上还长着龙鳞,脚像马蹄,尾巴短却翘得很高。此兽不仅浑身沾全了 福财寿喜,而且还头向蓝天,意欲吞日,似乎是贪天为已有。

绩溪章氏后裔 章恒全:

这只兽,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贪兽,为什么章氏族人要将贪兽画于祠堂照壁之上呢?原来,这是章氏先人的良苦用心,他们用此兽告诫子孙:经商不可奸,当官不可贪,做人要正气守德。

《章氏家训》中有这样的条规“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意思是说:“不可存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

章氏族人将“贪兽”之图画在祠堂的照壁上,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这对当代人来说也有着知荣辱、讲正气的警示教育意义。

专题视频二:崇文重教 代有传人

《章氏家训》中开篇即写到:传家两字,曰“读”与“耕”。文中又特别提到:“不肖子孙,眼 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章氏家族对读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仅居住在绩溪西关的章氏,在清代即诞生了太学生、廪生、贡生、邑庠生二十余人。

这是西关古里保存最完好的徽派民居——文承堂。其主人为清同治年间太学生章定昭,曾例授奉直大夫,赐封奉政大夫,是当时绩溪县城闻名遐迩的饱学之士。“文承堂”堂号昭示子孙后代要 发奋读书,继承先祖文化并发扬光大。

西关一带还有“儒耕堂”、“慎思堂”、“持敬堂”、“积厚堂”等众多古民居遗存,这些民居的堂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关章氏子孙秉承家训、崇文重教、勤奋读书的历史传承。

西关章定严、章定建和章定熙三人,清光绪年间分别担任和州教谕、安庆府教谕和颍州府教谕, 成为府级教育行政官员,有一门“三教谕”之美称。

章氏后裔 章氏文化研究者:章澄宇

章氏家训是中国著名的家训,千百年来一直为社会各界所称道和肯定。它对绩溪县西关章氏后裔的修身立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篇家训尤其重视对子孙后代读书教育的严格要求,近现代以来,我们这个家族诞生了一支延绵数代、人数众多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桃李满天下。

在废科举立新学的清末民初,西关章氏又以家族之力兴办了章氏小学,直至建国后并入现绩溪县华阳镇中心小学,历百年之久,为绩溪培育了大批人才。这些章氏先辈为章氏小学的创办、发展 、壮大,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尤其不易的是,他们在贫瘠的生活条件下依然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令人赞叹。

章氏后裔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章文承

章氏家训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立身立命的护身符。我们新一代大学生要立志勤奋学习,报效国家,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赋予章氏家训更多新时代的精神。

家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它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绩溪章氏家族崇文重教,并从家教到学教再到社教,推而广之,代代相传,正是对祖先家训的最好践行,对章氏家风的最好传承。

●章氏家训

《章氏家训》全文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

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 。岂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释义】

“耕”“读”两字是传家之宝,“俭”“勤”两字是发家之道,“让”“忍”两字是安家之本,“盗”“奸”两字是居家必防,“嫖”“赌”两字是败家之源,“暴”“凶”两字是亡家之路。不能存猜忌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要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惯。子孙怕的不是少,而是怕庸碌无才;家业怕的不是穷,而是怕铺张浪费;门庭怕的不是冷落 ,而是怕没志气;交际怕的不是朋友少,而是怕跟坏学坏。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 点墨水(道理),心智昏迷像喝醉了一样,身形懈怠如病瘫的人一般,却大肆放纵自己的欲望,行为像乞丐一样卑微。败坏祖宗的家业,辱没父母的名声,乡邻为之羞耻,妻妾为之哭泣,像这种人怎配列入我宗祠族谱中、死后又怎配葬我列祖坟地呢?以上安家处世格言,应日夜诵读,切记在心。 ●采访札记

发现家训的力量

“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立牌坊以传世显荣”,这是当年徽商盛况的写照。今天,我在安徽南部,在那个人文俊逸的古徽州土地上行走,触目所见,是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是人文景观的血脉沟通。而与此比肩相映的,还有栉比而立、黛瓦粉墙的徽州民居、牌坊祠宇。这些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的古建筑,是家族实力的象征,给我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从古代的遗存,到现代的民风;从浓浓的文教书墨气息,到一个个知书达理的人;从一个个小家,到浩浩的家族,“一门双进士,隔河两尚书,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是那个时代人才辈出的真

搜索更多关于: 安徽绩溪章氏家训 的文档
安徽绩溪章氏家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vdhg318070c4dl2wbh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