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氧气量多少无关,只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生成Na2O,燃烧生成Na2O2。 4.钠与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与参加反应的钠的物质的量多少有关,与反应产物无关。 题组二 焰色反应
5.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焰色反应实验中,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2)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
(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 (4)可用焰色反应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6.(2017·嘉兴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后都要用试剂清洗铂丝,这种清洗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C.硫酸 答案 D
解析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金属在火焰上灼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膜,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洗涤铂丝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这层氧化膜,应该选用酸性物质反应除去,用稀硫酸洗涤,反应生成沸点很高的硫酸盐,不容易除去,用稀盐酸洗涤,反应生成的氯化物加热灼烧容易除去,故选D。
7.(2017·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某试样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关于试样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是钠单质 B.肯定是钠的化合物 C.肯定含有钠元素 D.肯定含有钾元素 答案 C
B.NaOH溶液 D.盐酸
+
- 5 -
微专题8 Na2O2的性质(加试)
1.Na2O2和Na2O的比较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颜色和状态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 生成条件 2.Na2O2的性质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①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氧化生成Fe,同时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③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将SO3氧化成SO4;
④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强氧化性,可漂白品红溶液使其褪色。 (2)过氧化钠与CO2、H2O的反应: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H2O===4NaOH+O2↑ ①先后规律
由于CO2能够与NaOH反应,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H2O(g)和CO2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②气体体积变化关系
由a、b两反应可知,若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1
气体体积的,等于生成氧气的量。
2③固体质量的变化关系
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 CO2
Na2O2――→Na2CO3 增加(28)
2-
2-
2+
3+
氧化钠 Na2O 碱性氧化物 白色固体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钠常温下缓慢氧化 过氧化钠 Na2O2 过氧化物 淡黄色固体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4HCl===4NaCl+2H2O+O2↑ 加热钠或氧化钠 - 6 -
H2ONa2O2――→2NaOH 增加(2)
足量过氧化钠与H2、CO和O2反应的计算:
点燃
由2CO+O2=====2CO2和反应a式得CO+Na2O2===Na2CO3(仅是计算关系); 点燃
由2H2+O2=====2H2O和反应b式得H2+Na2O2===2NaOH(仅是计算关系)。
所以,有a 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燃烧后的物质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 g。
1.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粉末投入含有酚酞的溶液中,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 B
解析 A项,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使酚酞变红,同时Na2O2具有强氧化性,红色慢慢消失,同时也体现了Na2O2的氧化性、漂白性。
2.(2016·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检测)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CO3、CH3COO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CH3COO C.CO3 答案 A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HCO3+OH===CO3+H2O,HCO3浓度减小,CO3浓度增大;SO3具有还原性,被Na2O2氧化,浓度减小;CH3COO浓度几乎不变。
3.200 ℃时,11.6 g由CO2和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5.8 C.23.2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题。设气体混合物中C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H2O(g)的物质
B.11.6 D.46.4
-
-
-
2-
-
2-
2-
2-
-
-
2-
2-
-
B.SO3 D.HCO3
-
2-
- 7 -
的量为y mol。
2CO2+2Na2O2===2Na2CO3+O2 Δm 2 56 x 28x 2H2O(g)+2Na2O2===4NaOH+O2 Δm 2 4 y 2y
??28x+2y=3.6则?
?44x+18y=11.6?
解得:x=0.1,y=0.4,
Mr=
11.6
=23.2。
0.1+0.4
4.(2017·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三月考)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2Na2O2+2CO2===2Na2CO3+O2)设计用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仪器: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读取氧气体积时,若乙中液面高于甲中液面,会使测得的氧气体积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若有影响,应向________(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液面相平(注:若第一格填无影响,第二格不用填写)。
答案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或⑤③④⑦⑥②①⑧ (2)吸收CO2 CO2+2NaOH===Na2CO3+H2O (3)吸收HCl H+HCO3===H2O+CO2↑
(4)大理石、盐酸 CaCO3+2H===Ca+H2O+CO2↑
+
2+
+
-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