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模拟试题
一、填空选择题(每空1分, 共30分)
1.______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2.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3. CPU主要包括______。
A.控制器 B.控制器、 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4、针对8位二进制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7的补码为10000000 B、-127的反码等于0的移码 C、+1的移码等于-127的反码 D、0的补码等于-1的反码 我的答案:B
5、已知定点整数x的原码为
A、B、C、D、
,且,且不全为0 不全为0 ,且
,则必有 。
我的答案:A得分: 14.3分 6、已知定点小数x的反码为
A、
,且
,则必有 。
B、
C、
D、
不全为0
我的答案:D得分: 14.3分
7、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10, 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为 码。 ? A、原 ? B、补 ? C、反 ? D、移 我的答案:B得分: 14.3分
8、某机字长为32位,采用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31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 ① ,最小负小数为 ② 。 A、 B、 C、
D、
我的答案:CD
9、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得分: 12.5分 10、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读写数据 B、减小机箱的体积 C、便于系统升级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 16.7分
12、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64,16 B、16,64 C、64,8
D、16,16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 16.7分
13、下述有关存储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虚拟存储器构成。
B、存储保护的目的是:在多用户环境中,既要防止一个用户程序出错而破坏系统软件或其它用户程序,
又要防止一个用户访问不是分配给他的主存区,以达到数据安全与保密的要求。
C、在虚拟存储器中,外存和主存以相同的方式工作,因此允许程序员用比主存空间大得多的外存空间编
程
D、cache和虚拟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管理策略都利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正确答案: BD 我的答案:BD
14、中央处理器是指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主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分: 10.0分
15、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 。 A、产生时序信号 B、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 C、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
D、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产生有关的操作控制信号。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 10.0分
16、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用程序计数器PC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用微程序计数器μPC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分: 10.0分
17、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 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机器指令组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得分: 10.0分
18、同步控制是 。 A、只适用于CPU控制方式。 B、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 C、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
D、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分: 10.0分
19、异步控制常用于 作为其主要的控制方式。 A、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方为主存与外围设备时 B、微型机的CPU控制器中 C、硬联线控制的CPU中
D、微程序控制器中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得分: 10.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