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温度越高,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大,选项C错误. D.多晶体的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选项D错误. 【答案】 B
3.(2015·江苏高考)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解析】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
【答案】 AD
4.如图2-2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图2-2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解析】 由图象可知曲线M表示晶体,bc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对;N表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由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是逐步熔化的,因此C、D错.
【答案】 B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
5
为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C.凡是具有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 D.多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 E.非晶体显示各向异性
【解析】 常见的金属:金、银、铜、铁、铝、锡、铅等都是多晶体,选项A正确;因为非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选项B、E错误,选项D正确;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单晶体,选项C正确.
【答案】 ACD
2.由同一种化学成分形成的物质( ) A.既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B.是晶体就不可能是非晶体 C.可能生成几种不同的晶体 D.只可能以一种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 E.物理性质可以有很大差别
【解析】 同一种元素会由于微粒的空间点阵结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同素异形体.而同一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同素异形体由于晶体结构不一样,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区别,综上所述A、C、E正确.
【答案】 ACE
3.从物体外形来判断是否是晶体,正确的是( ) A.玻璃块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晶体 B.不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C.敲打一块石英以后,使它失去了天然面,没有规则的外形了,但它仍然是晶体 D.晶体在外形上具有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天然的,非晶体规则的几何形状一定是人工加工出来的
E.某个物体的形状不规则,也可能是晶体
【解析】 玻璃块规则的几何形状,是人工加工的,不是天然的,所以玻璃仍是非晶体;不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可以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C、D、E正确.
【答案】 CDE
4.(2016·安顺高二检测)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晶体,都具有天然的几何外形 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
6
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 E.具有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
【解析】 单晶体有天然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没有,所以选项A不正确,E正确;金属是多晶体,多晶体的物理性质也是各向同性,所以选项B不正确;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若能形成多种空间点阵结构,就能生成多种晶体,例如,碳能生成石墨和金刚石,磷能生成白磷和红磷等,所以选项C不正确;晶体分子的有序排列,使得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分子数不同,其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ABC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蓝色透明的“冰块”,透过它,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体)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E.可以做成规则形状的物体
【解析】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可以人工加工成规则形状的物体,故A、D、E正确.
【答案】 ADE
6.下列关于白磷与红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30110027】
A.它们是由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的 B.它们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C.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白磷的燃点低,红磷的燃点高
E.白磷具有立方体结构,红磷具有层状结构
【解析】 白磷和红磷是同一种物质微粒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不同晶体,它们有着不同的微观结构,故表现在宏观上的物理性质不一样,白磷的燃点低,红磷的燃点高,故B、D、E选项正确.
【答案】 BDE
7.新型金属材料有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以及稀有金属,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密度小,导电性好,可代替铜用作导电材料
7
B.镁合金既轻又强,被誉为“未来的钢铁”,可制造超音速飞机和宇宙飞船 C.稀有金属能改善合金性能,用于制造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等 D.钛合金是制造直升机某些零件的理想材料
E.“镍钛诺”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的特点,可以制造铆钉
【解析】 被誉为“未来的钢铁”的是钛合金,可用于制造超音速飞机和宇宙飞船;而镁合金既轻又强,可用来制造直升机的某些零件镍钛合金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故选项A、C、E正确.
【答案】 ACE
8.如图1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 ( )
图1
A.该种晶体的熔点是60 ℃
B.图线中间平坦的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 C.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6 min D.A、B点对应的物态分别是固态和液态
E.在图线中的AB段,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
【解析】 从该种晶体熔化时的变化曲线可知,该晶体从20 ℃开始加热,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温度升高,经过2 min后达到60 ℃,此时已经达到晶体熔点,晶体开始熔化,但物体还是处在固态.A、B平坦的一段线段说明晶体吸收了热量,但温度并没有升高,这些热量全部用来破坏晶体的规则结构,增大分子间的势能,此段时间是固态和液态共存.熔化过程共用了4 min,图线的B点说明晶体全部熔化,变成液态.所以A、D、E正确.
【答案】 ADE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10分)(1)常见的固体中:①___________是晶体;②__________是非晶体. A.玻璃 B.云母 C.水晶石 D.沥青 E.食盐
(2)下列物质:云母、食盐、蜂蜡、橡胶、铜,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有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云母、食盐、铜都是晶体,故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蜂蜡、橡胶属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云母、食盐为单晶体.
【答案】 (1)①B(或云母)、C(或水晶石)、E(或食盐)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