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2013年高考试卷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解析(高清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07: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台湾岛 东沙群岛 · 海南岛 · · 三沙市 中沙群岛 · · 6° 1 西沙群岛 黄岩岛 南 海 · · · · 南 沙 群 岛 · 4° 曾母暗沙 112° 图11

· ·

国界 珊瑚礁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第 5 页 共 10 页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第 6 页 共 10 页

解析

一、选择题: 题组一:

考查目标: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选C 【详细解析】从世界区域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美国纬度高。从“每年情人节(2月14日)”文字信息,可知该时段属于北半球的冬季,美国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气温较高,故选C。

2、选C 【详细解析】从图中可知,哥伦比亚与美国不接壤,且中间有海洋相隔,距离较远,陆路运输不便,排除A、B。“鲜切花”强调“新鲜”,时效性强,而海运虽然运费低,但速度慢,排除D。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适合急需、时效性强的物资运输,故选C。

3、选A 【详细解析】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较高,都以高原山地为主,故热量不足,排除B。从题干信息“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可以推断出哥伦比亚在鲜切花生产技术和品种方面占优势,故排除C、D。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距离近便,有利于降低运费,故选A。 题组二:

考查目标:以图像为载体,考查气候和自然带。

4、选B 【详细解析】根据题干中信息“45°N”和“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可知图示区域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体现东西差异,故排除C。可知该地应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沿岸暖流影响,但是图像中有“山脉”呈南北走向,且“距海岸约180千米”,说明离海近,故排除A、D。山脉阻挡水汽深入内陆,导致图中局部(距海约180千米)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故选B。

5、选 D 【详细解析】从上题中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或北美大陆西部,排除A、C。“距海约180千米”说明在沿海地区,结合基本知识“亚欧大陆西部以平原为主和北美大陆西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故排除B,而选择D。

6、选C 【详细解析】结合以上两题,可知该区域位于45°N的北美大陆的西部,纬度较高,为温带地区,故排除A和B,降水较多,不可能为草原,故排除D。结合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典型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局部地区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针阔叶混交林,故选C。 题组三:

考查目标: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7、选D 【详细解析】图中四种柱状图分别表达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和总人口增长,结合左右纵坐标,必须看清代表的是增长率,而不是数量。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总人口增长率由3%降低到1.8%,故排除A。总人口增长率虽然由3%降低到1.8%,但大于0,所以总人口仍然在增长,故排除B。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4%增长到1.6%,故排除C。人口净迁移量=(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率)×总人口(大约1300万),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大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量为正;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但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故选D。

第 7 页 共 10 页

8、选A 【详细解析】四个选项均为发达国家,但是俄罗斯、德国和日本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0,甚至为负,而美国虽然也是发达国家,但人口自然增长了较高,在1%左右,甚至超过1%,故排除B、C、D,选择A。 题组四:

考查目标:以等压线为载体,考查天气状况以及等压线的应用。

9、选B 【详细解析】由材料信息“14日6时的气压形势”,题干中要求确定“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可在图中甲点附近直接做经过甲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结合“我国某地”,可知为北半球,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大约30°——40°,为偏南风,故选B。

10、选B【详细解析】由材料信息“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用直尺连接甲点和L点,采取相对运动的原理,并画出箭头向西(由甲指向L),结合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量算甲到L大约180千米,大约对应22小时,刚好为15日4时。但是在低压L以东已经出现降水,题干要求“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所以应在15日4时之前,最接近14日19时,故选B。

11、选D 【详细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压线比较稀疏,只有局部等压线密集且弯曲变形,同时还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说明地势有起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且3、4月为春季,气温南高北低,等压线应该南低北高,故排除A。四川盆地,地势中低周高,地势崎岖,但是1、2月为冬季,气温南高北低,等压线应该为南低北高,故排除B。黄土高原,从整体上地势较平坦,局部有起伏,等压线稀疏之中,局部弯曲变形,但是10、11月为秋季,开始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南高北低,等压线应该为南低北高,故排除C。东南丘陵,地势崎岖,东南临近海洋,4、5月为春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故选D。 二、综合题

36、考查目标:以中国西南地区等高线图和局部地区(攀枝花)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气候中的气温、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与我国北方冬季多雾霾相关)等自然地理要素。 【解析】(1)从材料“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可知,与昆明、成都相比,攀枝花1月(冬季)平均温度较高。从图7a可知,攀枝花的纬度比昆明高、比成都低,所以纬度不是主要影戏因素。从图7b可知,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高。此题在于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知识点考查的更细致。

(2)根据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在上题的基础上,推测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

(3)属于论证类问题,在《考纲》中属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四方面: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目标层次高,但命题人能够化繁就简,以较为容易的题目体现这一要求。“对空气质量的质疑”,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百里钢城”说明工业尤其重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质多,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地处高山峡谷之中,空气不易扩散,污染物质积聚产生污染,多雾霾。

(1)参考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第 8 页 共 10 页

(完整word)2013年高考试卷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解析(高清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vlhz9t4539acj39qpyw5s23r4b01m00en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