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押题卷(1)【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Li—3 C—12 N—14 O—16 Al—27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是醛类或酮类在碱性条件下与肼作用,使得>C=O转化为-CH2-。
如:
其中,X和Y不污染环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肼作还原剂 B.X是N2 C.Y是H2O
O C-CH2CH3 D.【答案】D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苯甲酸和乙醇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12C、16O、14N组成的44gCO2和44gN2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22NA B.2L 0.5mol/L亚硫氢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HSO3-离子数为NA
C.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时,生成0.1molNaCl时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A D.适当条件下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反应体系中最终的气体分子数为3N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44gCO2和44gN2O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中子数均为22mol,故它
们含有的中子数均为22NA,A项正确;B项中因为HSO3-离子在水中水解,故2L 0.5mol/L
- 1 -
的亚氢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HSO3-离子数小于NA,B项错误;C项中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0.1molNaCl时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1NA,C项错误;D项中因为2SO2+O2D项错误。
9.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从某中草药提取的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该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SO3,故2molSO2不可能完全转化成SO3,最终的气体分子数大于3NA,
HO OH HOOC COOH
A.分子式为C14H18O4
B.环上氢原子的一氯取代物5种 C.分子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4molH2
【答案】D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实验 向氯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将铝片和镁条作为电极,插入B 1.0mol·L-1 现象 有气体生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电流表指针偏向镁片 结论 氯水将Fe氧化为Fe2 +的NaOH溶液中 -金属铝比镁活泼 C 向1.0mol·L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NaHCO3溶液呈碱性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Al(2SO4)先有红褐色沉淀生D (SO4)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3、Fe2水 【答案】D 【解析】
成,后有白色色沉淀生成 Al(OH)3的溶度积比Fe(OH)3的小 试题分析:A项中,氯水与过量的Fe分反应,可以发生Cl2+H2O==HCl+HClO,
Fe+2HCl==FeCl2+H2↑(有气体产生);2Fe+3Cl2==2FeCl3,铁粉过量时有Fe+2FeCl3=3FeCl2,
- 2 -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Cl-和Fe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判断氯水将Fe氧化为Fe2,A项错误;B项中,将铝片和镁条作为电极,插入1.0mol·L
+
-1
的NaOH
溶液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镁片,铝片作负极,但碱性溶液不能确定金属活泼性的相对大小,B项错误;C项中,甲基橙溶液呈黄色时,pH大于4.4即可,不能直接确认溶液是碱性,C项错误;D项中,Al(OH)3和Fe(OH)3的类型相同,向浓度均为0.1mol·L
-1
的Al2(SO4)3、Fe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有红褐色沉淀Fe(OH)3生成,
后有白色沉淀Al(OH)3生成,所以Al(OH)3的溶度积比Fe(OH)3的小,D项正确。 11.下面是利用盐桥电池从某些含碘盐中提取碘的两个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装置中石墨I和石墨II作负极
B.碘元素在装置①中被还原,在装置②中被氧化
C.①中MnO2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H2O+2e-==Mn2++4OH-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导线上通过的电子数之比为1∶5 【答案】D
12.M、Q、R、V为分别占有前3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和R、Q和V属于同一主族,且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M>Q
B.Q元素的阴离子和V元素的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M、Q、R、V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是碱性、中性和酸性 D.Q与R可以组成2种离子化合物 【答案】D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