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我国 调整产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业结构,完善我国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一方面,应降低高额贸易盈余,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上控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提高出口商品的资源、环境成本,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培养自主品牌,限制外资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危及国内自主产业的行业,提高自身技术和改善技术约束。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把握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当前我国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三大经济体,因此,为解决我国的双顺差问题,必须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要求贸易伙伴要放松对华的出口管制,保持汇率稳定,减少财政赤字等。
(四)坚持扩大内需,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为了缓解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须坚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中低收入居民包括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合理抑制房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价及物价的上涨,保证居民的消费能力。结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内需。同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消化双顺差带来的多余资源的主要策略。发展以开拓国外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贸易。利用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等形式,为我国产品提供新兴市场,输出过剩的产能,减少FDI的挤出效应;鼓励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免出现只引进外国的生产线,不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国内企业又不自主研究的状况。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3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