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表面需除去老锈。涂刷沥青层的一端,其涂刷长度见设计图纸,其涂层厚度不小于1毫米。
施工缝均设传力杆,埋设采用专用托架固定,以保证传力杆位置准确。传力杆应按设计位置准确安放,不得左右或上下倾斜,其误差不大于5mm。所以在安放传力杆后,插入式振捣器不得在传力杆部位振捣,不允许混合料运输汽车在传力杆上部越过,亦不允许翻斗汽车将混合料直接倾砸在传力杆部位。
在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前,将传力杆按设计图纸要求的间距绑扎在传力杆托架上,待传力杆缩缝位置处的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并振实至稍高于板厚的1/2时,在缩缝位置准确的安放托架,使托架上的传力杆长度中点位于接缝处,用平板振捣器振动托架,使绑扎在托架上的传力杆水平地振入混凝土混合料中,使传力杆位置处于板厚的中部。继续在传力杆托架上铺筑混合料至设计高度,用平板和插入式振捣器将托架内及其周围的混凝土混合料振实,然后剪断并从混凝土中拔出绑扎传力杆的铁丝,从板的两侧同时提起托架,传力杆就可按设计位置留在混凝土中。然后继续完成混凝土表面振平、做面等作业。
b.补强钢筋网
钢筋网片一般设置在道面下需要加强的部位。但不要因为安放位置不准确而使相邻板固为一体,失去了设置钢筋网片的意义,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钢筋网凡相交点全部点焊,不允许绑扎,避免多次搬移可能将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造成安置时跨越缩缝,破坏了缩缝伸与缩的功能。
②变形后的钢筋网片正好跨越接缝,如果是放置在下层的单层网片,将使板体形成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因内应力作用产生的收缩引起板体断裂,必然避开假缝位置。板体任何部位出现断裂,一般要刨掉,在很多工地曾发生由此引起的断板现象,造成重大
20
的经济损失。
③补强钢筋网按设计图尺寸,采用全部点焊的方法加工,按照要求的位置埋设准确、牢固。严禁运料车碾压、碰撞钢筋网。
4.5混凝土的运输与摊铺
考虑到搅拌站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远,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砼发生离析。运料前应洒水湿润运输盛器,停运后应冲洗运输盛器。运输砼必须与施工进度相适应,以确保从搅拌到成型的时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炎热、干燥、大风或阴雨天气,运输砼的盛器要加以覆盖;存料槽卸料高度不得大于1.5m。
混凝土摊铺要求做到下列各点:
a.摊铺混合料所用工具以及操作方法不应使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并不损坏模板与基础面层。
b.摊铺混凝土前,应将基础表面洒水湿润.
c.摊铺填档混凝土的时间,按两侧混凝土道面最晚浇筑时间算起,其最早摊铺填档混凝土板的时间见下表:
昼夜平均气温(0C) 5~<10 10~<15 15~<20 20~<25 ≥25 铺筑填档混凝土的最早时间(天) 6 5 4 3 2 d.在铺筑混凝土过程中,如遇小雨时应搭好防雨棚继续铺筑已摊铺的混凝土,并迅速做好停止施工的安排。
e.摊铺混凝土时,应和搅拌站密切配合,收工前什么时候停止搅拌,应估算好,以免造成浪费。任一块板在没有铺筑完整前,不得中断铺筑工作。
f.禁止使用已经初凝的混合料进行铺筑。从搅拌机出料、运输、
21
摊铺、振捣、整平、揉浆,直到做面(不包括压光、拉毛)必须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该初凝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施工气温和水泥的初凝时间确定。通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施工气温(℃) 5~<10 10~<20 20~<30 30~<35 允许最长时间(min) 120 90 75 60 g.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相邻的施工缝至少错开一块混凝土板。
h.在铺筑填档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将混凝土混合料污染相邻的混凝土板,若出现污染应及时清除,并安排专人将挤至相邻块的砂浆清除干净。
i.为避免填档混凝土板边沿因两侧混凝土板的收缩引起不均匀的收缩裂缝,在铺筑填档混凝土前,应对两侧混凝土板边沿的收缩裂缝进行隔离处理。
j.铺筑混合料的沉降量,据我们多年现场对干硬性混凝土测试,一般可按混凝土厚度的10%~15%预留。
k.摊铺时边角部位要采用扣锹法,中间部位可直接摊铺,严禁抛掷或搂耙,并掌握好虚铺高度。
l.初凝后的混合料不得使用。在摊铺过程中遇雨时,应搭好防雨棚继续铺筑已摊铺的混凝土,并迅速做好停工的安排。
4.6振捣
混合料的振捣揉浆主要由高频排式振实机和三辊轴整平机来完成,人工配合铲高补低。在浇筑填仓时,为保护已浇筑好的邻板成品,在振实机和三辊机行走的相邻板铺垫至少50cm宽的塑料布或养护布。三辊机作业完毕混凝土面层应具有3-5mm厚的均匀砂浆层。在振实机
22
触及不到的边角地方,由人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补振。
如施工中振实机或三辊机等发生故障,无法尽快修复时,要及时启用备用机具。
振捣前的混合料,是很疏松的。试验证明,混合料内含有占混凝土体积5%~20%的空隙与气泡。而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等,都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关,必须设法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振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本工程主要采用机械振捣,使混合料可以达到最佳的密实程度。
4.7整平
振捣完成后由木行夯进行压实、整平,行夯装2.2千瓦电动机,并附有可逆转换开关。在行夯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铲高补低,严禁大挖大填。行夯作业完毕,砼表面应有一层3~5mm厚的乳浆。为使这层乳浆达到更加均匀,随后用直径150mm和直径120mm的滚筒来回滚动揉浆。
4.8做面
做面用两道木抹和两道铁抹来完成。首先用木抹搓揉找平,然后用3m直尺进行压痕检查继续找平,最后用铁抹压砂收浆。做面后,表面应平坦、密实、不露砂、无抹痕、无气泡和龟裂。
为保证做面的质量,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a.为防止烈日暴晒或干旱吹风导致混凝土道面龟裂、假凝等现象,做面宜在防风、防雨棚下进行。
b.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泥浆,做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上洒水、水泥粉。
4.9拉毛
拉毛的技术要求如下:
a.拉毛采用毛刷拉毛法,在混凝土表面收浆压光之后,即可对混凝土表面用毛刷进行拉毛。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