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 B 彼得*圣吉C 巴纳德 D 马斯洛
12、提出“双因素论”的是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 B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梅赛D玛素
13、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 C ) A 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急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B 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
C 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 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14、生产车间的工段长、班组长属于( C )。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中高层管理者
15、人际技能是( D )应具备的技能。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D高中基层管理者
16、概念技能是( A )应具备的技能。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高中基层管理者
17、技术技能是( C )应具备的技能。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高中基层管理者
18、属于企业文化核心层的是企业的(D )文化。A行为文化 B物质文化C 规范文化 D精神文化
19、属于企业文化表层的是企业的( A )文化。A行为或物质文化B物质文化C 规范文化 D精神文化
20、属于企业文化中间层的是企业的(C )文化。A行为文化B物质文化C 规范文化 D精神文化
21、一个工厂的生产处处长属于( B )。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D中高层管理者
22、一个工商企业的总经理属于( A )。A高层管理者B 中层管理者C 基层管理者D中高层管理者
23、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27年应邀参加并指导“霍桑试验”的是( A )。A梅奥B赫茨伯格C法约尔D巴纳德
1、在管理中,决策是( D )。A 高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B 高层主管和参谋人员所承担的任务C 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D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能要从事的活动
2、以下有关管理的论述,(?????A )是正确的。
A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B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C 管理协调的中心是日常的事务???D 管理是指对事的管理
3、目标管理(BMO),是美国学者(C )于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A 赫兹伯格 B 迈克尔·哈默C 彼得·德鲁克 D马斯洛
4、当决策方案选定后,其结果有多种可能性,而且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这种决策方法是指( A )。
A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B 确定型决策方法 C 风险型决策方法D 随机型决策方法 5、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什么?C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C 非确定型决策 D 以上三种都不是
6、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D
A 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B 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C 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D 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7、具有亡羊补牢作用的控制类型是( C )。A 预先控制B 同步控制C 反馈控制D 以上三种都不是
8、在管理控制的三种类型中,能防患于未然的控制类型是( A )A 预先控制B 同步控制C 反馈控制D 以上三种都不是
9、在活动进行的同时就实施控制,此控制类型是( B )。A 预先控制B 同步控制C 反馈控制D 以上三种都不是
10、控制有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控制贵在( A )控制。A 预先控制 B 同步控制C 反馈控制D 以上三种都不是
11、反馈控制所纠正的是( B )。A 测定出的各种结果B 执行计划的下一过程的资源配置与活动过程C 是对既成事实的纠正D 执行计划的实际状况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满意方案B决策是领导者的个人行为C 决策是一项有组织的集体活动D 决策应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1、地区政工干部在调查所在区域内企业职工状况时发现了三种现象:
(1)某机械厂里大龄未婚青年很多,他们常为自己的婚姻问题而苦恼;(2)一家地处市郊的丝织厂,由于周围治安秩序不好,做三班的女工在夜间上下班经常遇到流氓的干扰而不安心工作;(3)某钢铁厂有位电子专业毕业的中年知识分子,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研制小型电脑方面有所创新,他本人迫切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争取早出成果。以上三种需要分别属于( D )
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B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D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对一个尊重占主要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B )?A 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工作扩大化
3、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B )。A 巴纳德B 弗鲁姆 C芦桑斯 D 马斯
洛
4、提出公平理论的是美国学者( D )。A 巴纳德 B 斯金纳 C芦桑斯 D 亚当斯
5、提出强化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 )。A斯金纳 B 弗鲁姆 C芦桑斯 D 赫兹伯格
6、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和才能,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择优选拔任用人员。此任用方式属于( B)
A聘任制 B 考任制 C竞选制 D委任制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着名理论是(A )。A需要层次理论B 双因素理论 C期望理论 D 公平理论
8、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理论是( C )。A需要层次理论 B 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9、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 A )。A双因素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公平理论 D 期望理论
10、一般适用于员工绩效较难量化考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此考评方法为( C )。
A工作成果考评B 综合考评 C工作行为考评 D 客观考评
11、一般适用于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人员的晋升、职称评定等场合。此考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