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3. A 24. B 25. C 【解析】
考查中国地理概况,学生要了解中国主要地形的分布,河流特征,农作物的分布等有关知识。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省份和经纬网)判断A、B之间的山脉为秦岭,为我国的主要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为水田,农作物分别是小麦和水稻。 【24题详解】
【江。
【25题详解】
26. 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 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C. 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A. 水运便利
秦岭也是流域的分水岭——长江和黄河,图中A是黄河流域,B区的河流流经湖北省,判断为长江的支流汉
A河流经季风区,①错; A河和B河流域都有多种地形,②错;A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B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不同,③对; A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纬度高,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低,多数有结冰期,B河流域纬度低,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高多数无结冰期,④对,选择C。
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完成下面小题。
B. 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河流 D. 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7.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B. 劳动力充足
13
C. 油气资源丰富 D. 气候适宜
28.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A.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答案】26. A 27. C 28. B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四川盆地。①河为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A错。 塔里木河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B对。②河为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高,不会有凌汛现象出现,C错。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时间长,汛期长于塔里木河的汛期,D错。故选B。 【27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属于内陆地区的干旱气候,河流少、流量小,水运不便利,气候也不适宜,况且气候对绝大多数工业的影响不大,工业的发展很少考虑气候条件, ABD错;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地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利于工业发展,C对。故选C。 【28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有机物的积累,也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和收割,所以品质高,故选B。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小题。 29. 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 A. 昼夜温差大 C. 水土流失严重
B. 年降水量少 D. 地质灾害频发 B. 温差大,光照足 D. 水源充足
14
30. 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 A. 当地降水 C. 冰雪融水
【答案】29. B 30.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有关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青藏高原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9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该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河谷的海拔较高,应该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高原气候的年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水土流失是导致山坡寸草不生的主要原因,该地区虽然昼夜温差大、地质灾害频发,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但不会导致寸草不生。 【30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进而成为河谷农业的灌溉水源。
B. 远程调水 D. 地下水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加上气候异常、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 ,并说明理由。 (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15
【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 (2)夏季。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 (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解析】
(1)根据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是进入湖泊的水减少而蒸发量增大所致。可以根据气候条件蒸发量大,根据人为原因分析人类用水量增加进入湖泊水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
(2)主要从水的补给量进行分析,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其汛期出现在夏季。
(3)结合湖泊的作用分析,从湖水自净能力、对气候调节作用、生态环境、盐渍化和沙化方面进行分析。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2200平方千米,人口为2932人。主岛位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千米处,首府斯坦利人口约2000人。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 ℃,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的雨雪天气多达250天。
(1)简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地形特征。 (2) 简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人口分布特征。
(3)从气候和资源角度分析该群岛上居民主要从事的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划分)。
【答案】(1)该群岛以丘陵为主,岛屿中部高、四周低(2分);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2)人口数量少,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低;2/3人口集中在首都,其他零星分布在牧区 (3)畜牧业和渔业 。该群岛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故适宜发展畜牧业。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