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03: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问题探究

1、阅读教材第10页“怎样鉴赏音乐”。 2、思考和讨论怎样鉴赏音乐? 3、教师点评。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上说,可分四个方面:一是音响感知,认识音乐要素和音乐的形式要素等。二是情感体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包括感性直接体验和从音乐以外的文字因素找依据体验。三是联想与想象,非常自由的思想活动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四是理解认识,认识音乐所要表达的深刻哲理思想。 五、拓展探究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音乐与我》的散文。(请两人作中心发言交流) 2、深入了解柴可夫斯基,知晓他的代表作2-3部。

课后反思:

1、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所发挥的艺术作用。教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语言性的讲解和传授,要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2、鼓励学生自主性地、探究性地参与学习。

3、教法和学法的安排上,适当用了比较法,教学的效果较好。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1、《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2、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上去高山望平川》。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阅读屏幕文字,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情况。

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2、提问:你说一说你了解哪些西北民歌? 3、教师评价,顺势导入本课。

(三)作品鉴赏 1、《上去高山望平川》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第19页4自然段文字,了解花儿。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模唱假声。

(3)聆听歌曲,思考风格、特点。 (4)请1-2人谈谈,教师给以点评。

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大气、磅礴,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下句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也使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直泻千里。 (5)跟着教师学唱歌曲。

(6)问题讨论:歌词意在抒情,其意蕴含、富有哲理,是什么哲理? (7)请1-2名同学谈观点,教师做好评价。

表面上看,是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而实质上是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隐含的哲理就是: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8)提问:大家注意到没有?歌曲的演绎过程中和平时听过的一些歌曲有什么不同? (9)没有乐队伴奏,民间的风味更醇厚,似乎更能把人带上高原,俯视大地,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另外,这首歌是由著名的“花儿王”朱仲禄演唱,他用的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地道朴实。 (10)复听歌曲。

2、《刨洋芋》

(1)简介。

这首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歌词风趣、生动,旋律朴实、起伏。 (2)聆听独唱版的歌曲,思考歌词创作的特点。 (3)教师点评。

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蚱”作起兴,而后进入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刨洋芋”。在表现主题时采用叙事的口吻,现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整首歌词在写实的基础上含蓄地表露了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可说是借景抒情的一首佳作。 (4)复听歌曲并请2名同学上台作表演,表现劳动的情景和收获的心情。 (5)试分析曲调的特点。

用了四个短句构成,其中第一乐句是整个歌曲旋律发展的基础,有的重复它,有的变化它。在变化中用了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合头换尾或是换头合尾。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6)听无伴奏女声合唱版的歌曲。

3、《脚夫调》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第19页第5自然段文字,了解信天游的知识。

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2)聆听并说说这首歌是哪种类型的信天游。

(3)教师点评。 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在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九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4)复听歌曲。 (四)问题探究

1、阅读教材第19页1、2两个自然段文字,结合前面的欣赏,讨论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2、教师点评。

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五)拓展探究

1、欣赏几首西北风味的创作歌曲。 (1)《一无所有》。 (2)《黄土高坡》 (3)《信天游》

2、课后完成书本第20页第3条题目。 六、小结。

课后反思: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的文档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weut6g1iv3z01w0bcl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