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她依据化学式计算出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计算式为___________.
25.(2分)参观结束时,老师进行了小结,并就金属冶炼和金属回收再利用提出了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用
化学方程式作答. .....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风力发电
27.(4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太阳能飞机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填
“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4分)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 有效成分 脱氧剂 还原铁粉 洁厕灵 盐酸 炉灶清洁剂 氢氧化钠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
(4)做完家务,他用Vc泡腾片冲了一杯饮料。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C6H8O6) (NaHCO3)
【科普阅读理解】
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
第5页(共13页)
B.柠檬酸(C6H8O7)
C.碳酸氢钠
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如
NaCl)。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 转化成生的。
⑵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⑶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⑷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⑸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
【生产实际分析】
30.(3分)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下,能氧
第6页(共13页)
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主要流程如下:
硫酸铜 溶液……氢氧化铁 沉淀矿渣试剂b反应①试剂a反应②铜黄铜矿粉试剂a、氧气、 嗜热细菌65~80℃ 含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溶液硫酸铁 溶液……绿矾
⑴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 。
⑵若试剂b为Fe粉,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氢氧化铁与试剂a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3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
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⑴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 。 ⑶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2.(5分)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
(4)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
第7页(共13页)
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33.(3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产生。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
(2)B中现象是声带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
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3分)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
35.(4分)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
操作如下:
(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 mL水(?水?1g/cm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第8页(共1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