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保证精度,方案一的效率虽高但精度不能保证,应把保证精度放在首位,故选用方案二车削两端面。由于各端面及外圆柱面都与Φ20轴线有公差保证,所以加工各端面及外圆柱面时应尽量选用Φ20孔为定位基准。经过比较修改后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工序 1 粗车Φ100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粗车Φ90的外圆柱面 工序 2 粗车Φ45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Φ90的端面 工序 3 钻、扩、粗铰Φ20的孔 工序 4 钻Φ4孔,再钻Φ6孔
工序 5 半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B面,半精车Φ90的外圆柱面,车Φ100、Φ90的倒角,车Φ45两端过渡圆弧,车Φ20孔的左端倒角
工序 6 半精车Φ45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Φ90的端面,车3*2退刀槽,车Φ45的倒角,车Φ20内孔的右端倒角
工序 7 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精车B面 工序 8 精车Φ45的外圆,精车Φ90的端面 工序 9 精绞Φ20的孔
工序 10 磨Φ100、Φ45的外圆柱面 工序 11 钻4—Φ9透孔
工序 12 铣Φ90mm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 13 磨B面
工序 14 磨Φ90mm外圆柱面上距离轴线24mm的平面 工序 15 划线刻字
工序 16 Φ100mm外圆无光镀铬 工序 17 检查
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还是合理的.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序Ⅳ钻Φ4mm孔,再钻Φ
?0.0306mm
孔由于在设计夹用夹具时要以Φ90mm圆柱面上的一
?0.0306mm
个平面来定位,所以应把铣Φ90mm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这一道工序放在钻Φ4孔,再钻Φ孔工序前. 并
且工序 Ⅲ与工序 Ⅴ序可并为一个工序,否则就有点繁琐. 因此最后确定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 1 粗车Φ100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粗车Φ90的外圆柱面 工序 2 粗车Φ45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Φ90的端面 工序 3 钻、扩、粗绞Φ20的孔
工序 4 粗铣Φ90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 5 半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B面,半精车Φ90的外圆柱面,车Φ100、Φ90外圆柱面上的倒角,车Φ45两端过渡圆弧,车Φ20孔的左端倒角
工序 6 半精车Φ45的端面及外圆柱面,半精车Φ90的端面,车3*2退刀槽,车Φ45圆柱面两端的倒角,车Φ20 内孔的右端倒角
工序 7 精车Φ100的端面及外圆,精车B面 工序 8 精车Φ45的外圆,精车Φ90的端面 工序 9 精绞Φ20的孔
工序 10 精铣Φ90圆柱面上的两个平面 工序 11 钻、绞 4-Φ9的孔
工序 12 钻Φ4孔,钻、绞Φ6孔 工序 13 磨Φ100、Φ45的外圆柱面 工序 14 磨B面
工序 15 磨Φ90外圆柱面上距离轴线24mm的平面 工序 16 刻线刻字 工序 17 镀铬 工序 18 检测入库
3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法兰盘”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200HBS,毛坯重量约为2.8KG,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铸造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下: 1.Φ45?0.017mm外圆表面
此外圆表面为IT6级,参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工序名称 精车外圆 半精车外圆 粗车外圆 毛坯 ?0.120工序余量 0.6 1.4 3 5 工序基本尺寸 45 45.6 47 50 工序尺寸的公差 0.017 0.1 +0.3 工序尺寸及公差 Φ45?0.017 Φ45.6?0.1 Φ47?0.2 Φ50?0.5 ?0.5?0.100??0.5 2.外圆表面Φ100?0.34mm
参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工序名称 精车外圆 半精车外圆 粗车外圆 毛坯 工序余量 0.6 1.4 4 6 工序基本尺寸 100 100.6 102 106 ??工序尺寸的公差 -0。46 0.8 工序尺寸及公差 Φ100?0.34 Φ106?0.8 ?0.8?0.123.B面中外圆柱面 参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工序名称 精磨外圆 粗磨外圆 半精车外圆 粗车 毛坯 ?0.045工序余量 0.2 0.8 1 2 60 工序基本尺寸 45 45.2 46 47 106 工序尺寸的公差 -0.6 ??工序尺寸及公差 Φ45?0.34 Φ106?1 ??0.121 4.孔Φ200mm
参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工序名称 铰孔 工序余量 0.2 工序基本尺寸 20 工序尺寸的公差 +0.045 工序尺寸及公差 Φ200?0.045 4
扩孔 钻孔 毛坯 5. Φ45?0.017mm的端面
00.9 9 10 19.8 18 +0.1 +0.6 Φ19.80Φ180 ?0.1 ?0.6 1)按照《工艺手册》表6-28,铸件重量为2.8kg,Φ45?0.017mm端面的单边加工余量为2.0~3.0,取Z=2.0mm,铸件的公差按照表6-28,材质系数取M1,复杂系数取S2,则铸件的偏差为?0.8;
2)精车余量:单边为0.2mm(见《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中表3.2-2),精车公差既为零件公差-0.08; 3)半精车余量:单边为0.6mm(见《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中表11-27),半精车公差的加工精度为IT9,因此可以知道本工序的加工公差为-0.12mm;
4)粗车余量:粗车的公差余量(单边)为Z=2.0-0.2-0.6=1.2mm;
粗车公差:现在规定本工步(粗车)的加工精度为IT11级,因此,可以知道本工序的加工公差为-0.32mm,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就是含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的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Φ45?0.017mm端面的尺寸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分布图见下图:
91最大余量
最大余量最小余量
最小余量 精车半精车
由图可以知道: 毛坯名义尺寸为:94+2=96(mm) 毛坯的最大尺寸:96+0.7=96.7(mm) 毛坯的最小尺寸:96-0.8=95.2(mm) 粗车后最大尺寸:94+1.2=95.2(mm) 粗车后最小尺寸:95.2-0.32=94.88(mm) 半精车后最大尺寸:94+0.6=94.6(mm) 半精车后最小尺寸:94.6-0.12=94.48(mm) 精车后尺寸为94mm 加工余量计算表 工序 工尺寸 公差 加工前尺寸 最大 铸造毛坯 粗车 96.7 毛坯名义尺寸96最大余量最小余量加工方向0?0.70精 车半精车 95.2 精车 94.6 5
最小 加工后尺寸 最大 最小 加工余量 加工公差 96.7 95.2 2 ?0.7?0.895.2 95.2 94.88 1.2 -0.32 94.88 94.6 94.48 0.6 -0.12 94.48 94.04 93.96 0.2 -0.08 法兰盘的铸件毛坯图见附图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1 粗车Φ100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粗车Φ90的外圆柱面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 δb=220MPa 模铸
加工要求:车削Φ100mm端面及外圆柱面,粗车B面 机床:CA6140卧式车床
刀具:采用刀片的材料为YT15,刀杆尺寸16x25mm,K?=90,?0=15,
2???0=12?,??=0.5mm
2.计算切削用量
(1) 粗车Φ100mm端面
1) 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0..8 -0。7mm,考虑的模铸拔模斜度,ap=4mm 2) 进给量f 根据《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中表2.4-3,当刀杆尺寸为16×25 mm2
ap>3~5mm,以及工件直径为100时,f =0.7~1.0mm/r
按CA6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取 f =0.9mm/r
3)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T=60min) vc?CvxvTmapfyvkv(m/min)
其中:Cv=342, xv=0.15, yv=0.35, m=0.2。修正系数kv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kMv=1.44 , ksv=0.8 , kkv=1.04 , kkrv=0.81 , kBv=0.97。 所以 vc?4)确定机的主轴转速
342600.2x40.15x0.50.35vx1.44x0.8x1.04x0.81x0.97=158.6(m/min)
1000vc1000?158.6 ns== ?504r/min
πdWπx100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504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480r/min及600r/min。现选取
nw=48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110r/min/。
5) 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