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 8。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 诱人前景
习作2
教学要求
1, 通过阅读《拔河》这篇作文主,再根据自己的拔河体验,了解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2, 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了解“眉批”和“总批”的内容及位置,读懂教师的修改意见,明确写好作文的具体要求。 3, 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积极讨论交流后,认真修改作文,并从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 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 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 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4, 教师板书课题,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 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3, 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同的不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 2, 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揉已见,小组内交流。
3, 教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 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 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修改,最后誊情
1, 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 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 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4, 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清。 练习二
教学要求
1, 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 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 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 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 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 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 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 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 诵读词语。
(1) 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 (3) 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 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 积累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 指导。
(1)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 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 练习 3, 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 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
1, 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 审题。 4, 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 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9 海伦 凯勒 10 二泉映月 11 郑和远航
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3.精读与略读▲ 习作2 练习2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4、能正确地修改病句,感知掌握其中的方法。 5、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2、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课时安排
5梦圆飞天 3课时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2课时 7奇妙的克隆 2课时 习作2 2课时 练习2 3课时
9.海伦?凯勒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 继续学习第三段。
2. 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