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工程概况和原始资料
2.1工程概况
北京某综合楼,高5 层,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总建筑面积为11732.3㎡,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楼设计标高为15.3 m。地下一层为库房和机房。 2.2原始资料 2.2.1室外气象参数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得西安地区的主要参数如下: 地理位置: 中国 北京市
台站位置: 北纬39°48ˊ 东经116°28ˊ 海 拔: 31.2m 气象参数为: 夏季:
大气压:99.86k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0℃ 日平均干球温度:28.6℃ 夏季平均日较差:8.80℃ 室外平均风速:2.80ms 相对湿度:72% 冬季:
大气压:102.4kpa
采暖室外干球温度:-9.00℃ 空调室外干球温度:-12.00℃ 相对湿度:45% 室外平均风速:1.80ms
2.2.2室内设计参数 2.2.2.1温、湿度
夏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 超市 26 60 ≤0.3 大厅 27 60 ≤0.3 走廊 27 60 ≤0.3 储藏室 27 60 ≤0.3 卫生间 27 60 ≤0.25
客房 26 60 ≤0.25 办公室 26 60 ≤0.3 会议室 26 60 ≤0.3 娱乐室 26 60 ≤0.3 冬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 超市 18 40 ≤0.2 大厅 17 40 ≤0.2 走廊 18 40 ≤0.2 储藏室 17 40 ≤0.2 卫生间 17 40 ≤0.2 客房 20 40 ≤0.2 办公室 17 40 ≤0.2 会议室 19 40 ≤0.2 娱乐室 17 40 ≤0.2
2.2.2.2新风量
式中 Qc(τ)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由《暖通空调》
表2-13查得;
n — 室内全部人数;
φ —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
CLQ —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
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
(3-7.2)
式中 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l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
n,φ—同式(3-7.1)。
本设计中不同类型房间人体散热形成的负荷计算时的系数表: 表
3-3 房间类型 超市
超市:18 m3 φ CLQ (3-7.1)
= ql n φ
qs 58 ql 123 φ 0.89 人员密度 1.1人m2 人在房内的时间 10:00-23:00 所停留时间 14 湿负荷 184gh
大堂 旅馆入口 卫生间 客房 走廊 办公室 会议室 娱乐间 51 51 57 60.5 51 60.5 63 60.5 130 130 77 73.3 130 73.3 45 73.3 0.89 0.89 0.2人m2 0.2人m2 8:00-24:00 8:00-24:00 8:00-24:00 16:00-10:00 8:00-24:00 8:00-22:00 8:00-22:00 8:00-22:00 18 16 14 14 14 16 16 16 194gh 194gh 115gh 109gh 194gh 109gh 68gh 109gh 0.93 0.15人m2 0.93 0.89 0.93 0.93 0.93 0.12人m2 0.3人m2 0.12人m2 0.4人m2 0.15人m2 3.2湿负荷计算公式
3.2.1人体散湿量
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MW = 0.278φn g×10-6 (3-8.1)
式中 MW— 人体散湿量,㎏s ;
φ —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为0.80; n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同式(3.1.7.1);
g —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m0
m0--每人每小时所需要的新风量m—人数 所以MX=369×15=5535m3 5.267WW
运行电流248.7A 启动电流 456.0A 冷媒注量 222kg 蒸发器:水流量131m3
电功率18.5 kw 必需的气蚀余量 3m
重量 315 kg 外形尺寸 982mm×433 mm×754 mm 接管管径 DN150
其余参数及安装尺寸见样本.
3
7.4冷却塔的选择
1)冷却流量
W=3.6Q(C·△t) (7-3)
式中:W——冷凝器水量, m3 电功率22kw 必需的气蚀余量 4m 重量 255 kg 外形尺寸 870mm×380 mm×570 mm
接管管径 DN125
其余参数及安装尺寸见样本.
7.6板式换热器的选择
(1)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热负荷:
新风机组的热负荷,由新风机组的风量和室内外焓差来确定(因为新风处理到室
内状态点的等焓线上),计算出新风热负荷为330kw.
房间热负荷,根据前面计算出的热负荷.可得出各间总热负荷为192 KW 所以,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热负荷:Q=522KW
(2)外网供回水温度为T1=130℃,t1=80℃,供热供回水温度为t2=60℃, =50℃。 则对数平均温差为△tm=
(T1?t2)?(t1?T2)=47.2℃.
T?tln12t1?T2换热面积F=
450.9?1000Q==3.25m2
0.85K?tm0.85?4000?47.2根据版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选择山东北辰板式换热器,其型号为BR0.1-1.0150-15-N-ⅤⅡ,主要参数如下: 换热面积4 m2, 板片数41 角孔通径40 mm 设备质量 155Kg。
7.7供热循环水泵的选择
(1)水泵流量的确定
总热负荷为450.9kw,考虑1.2的热损失安全系数,则Q=1.2×522=626.4kw,
已知公式Q?CLmax?t (kw) (7-7)
C—水的比热,kJkg. ℃
Lmax — 设计最大流量 Kgs;
Q所以, Lmax==626.4(4.187×10)=12.92 Kgs=46.5m3/h
C?t水泵水量 L=(1.1~1.2) Lmax (7-8)
式中1.1~1.2—— 放大系数,水泵单台工作时取1.1,多台并联工作时取1.2。
水泵流量 L=1.2×46.5 m3
电功率4kw 必需的气蚀余量 2.3m
重量 75 kg 外形尺寸 578mm×320 mm×497 mm 接管管径 DN50
其余参数及安装尺寸见样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