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答案:1.AD; 解析:A项,因为“凉”字有多重妙处,①指中秋时节天气凉;②诗人遭贬,感到悲凉;③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
D项,虽然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但是也有直接抒情,“愁”“凄然”等词语就是直接表露情感。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5分。
15.这两句写中秋之夜词人门庭冷落,独自饮酒的情形,以及天上云彩遮挡明月的景象。2分
词人因奸佞小人制造的“乌台诗案”而险些被杀,后被流放黄州。在此,词人借酒贱客少的常理言身贱而门庭冷落之事,借明月被云妨的常景喻满怀抱负不愿流于世俗的自己被奸邪小人所谤,因谗入狱而被贬之事。2分 词人在“酒贱”与“客少”、“月明”与“云妨”的矛盾中,抒发了对世道炎凉、小人当道而忠良被害的愤懑之情。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2分 四、默写题 16.
(1)一片神鸦社鼓。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7.答案:B
解析:①求田问舍: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含贬义。望文生义。 ②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使用正确。
③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在此句中指画作,使用对象有误。 ④稳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使用正确。 ⑤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符合语境。 ⑥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18.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讲述”缺宾语,在“选择”后加“的故事”。
C项,“‘限塑令’虽然刚出台时”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应将主语放在关联词语后,可将“虽然”提至句首。
D项,“随着虚拟货币的热捧”不合逻辑,应是“随着虚拟货币被热捧”。 19.答案:D
解析:A.敬启:敬辞,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 B.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 C.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D.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 六、语言表达
20.单凭制订出相关行业规定是不能将保护个人隐私工作落到实处的; 单凭政府监管是不能马上提高企业认识、迅速开创全社会共赢局面的 一点3分,两点5分
21.答案:如果父母头发早白; 其二是基因说; 精神就会紧张抑郁(每点2分,共6分) 七、材料作文
22. 审题的目的是要立意,立意的关键是角度,好角度才有好作文。立意是有好、较好之分的,什么样的立意算是好呢?好的立意有三点:一、应当是承载着原材料的核心内容;二、能折射出原材料的辩证思维;三、应当尊重了命题者的真正意图。所以,审题立意不要在材料的枝叶上做文章。因为作文材料常常要增加一些情景性的文字来叙述题目,但叙述情景的文字越多,就可能相应地增加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甚至和材料命意无关的东西,容易引人走入误区。
从年轻人避开拦道的恶狗这个日常生活现象,引发出人生路上会遇见许多如挡道恶狗一样的障碍。其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
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这是从人生的目的角度而写的。无论战胜还是避开,都是一种对策,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就是一个对策与目的之关系问题。年轻人更讲策。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立意:“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
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这是从人的精神角度来写的,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要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年轻人认为自己不是怕,而是不愿意“纠缠”担心不能尽早到达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问题。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觳觫顶不了死”,也就是说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老是躲着,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遇到障碍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关键你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你今天避开这个障碍,很可能明天会绕开那个障碍,不断地避着绕着,很容易消磨掉战胜障碍的勇气,如果遇到一些绕不开避不掉的障碍,怎么办呢?很可能就过不去而到不了“远方”。要从这个习惯的思维角度写,这篇作文主要是励志性的文章,容易说大话说空话。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立意:“有勇气的人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或“宁可被打死,不能被吓死”。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参考立意角度:(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绕道而行
藤蔓面对乱石阻挡,蜿蜒曲折,迎向阳光成就了日后的满目苍翠;小河面对巨石堵塞,灵动一弯,铸就了日后的汹涌澎湃。物如此,人亦然。正如材料中的年轻人,路遇恶狗,选择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生活中同样如此,面对困难,我们可以抽身而出,绕道而行,换一种方式挑战生活,你会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绕道而行,是躲避现实障碍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智慧和豁达。
史铁生说:“我的全世界从一间屋子扩展到一个院子,再从一个院子扩展到一条街道,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颗星球,直到一种无从反驳又无比想象的无限。”正值年少意气风发之时,却失去双腿。史铁生曾说自己的偶像是刘易斯,说过自己热爱奔跑。但是,他却知道,虽然不能奔跑,但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理想。正是这一份绕道而行的智慧和豁达,史铁生才能够用他最朴实的笔触带给我们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绕道而行,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避开那复杂障碍后能发现更美好的景色。陶渊明仕途坎坷之际,逸然隐居,造就了诗人的神话;勾践选择卧薪尝胆,则是为了日后的重新崛起;刘伟在放弃游泳后选择钢琴,更是成就了一位“钢琴之子”,经商失败,马克·吐温毅然选择了文学,才有了日后受人敬仰的大文豪。绕道而行,才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然开朗,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
然而,真正的绕道而行并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有选择地避开那些战胜他也了无意义的困难。如果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坚持,而是一味地退缩躲避,你会发现自己停在原点,甚至是在慢慢倒退。
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曾说:“在路走完时,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转弯了。”由此可见,学会绕道而行,即是转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如此,还要学会选择转弯的时机。在人生迢迢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勇往直前之心,险峻处,当抱定柳暗花明之念。
学会绕道而行,绕的是那种种困难,绕出的,却是一种气度和生活方式,更是绕出困难背后的光明之路。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僻字的文化意义
①在“汉字听写”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唼喋”等等。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孤立地说,那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汉字听写”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⑥从当下应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能因为推崇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⑦像“汉字听写”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汉字使用者,取决于汉字使用者的敬意和热忱。
(取材于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1.下列对作者所认为的僻字的“文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僻字可以显示出我们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 B.僻字作为文化的化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C.僻字虽冷僻,仍可能再进入语言交流系统。 D.僻字承载着古代文化,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相比,人们更青睐在现代汉语中难得一见的字和词。 B.汉字比赛中听写僻字,因为能难倒选手、分出胜负,所以具有较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