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
B.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
10.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有一类为绕月极地卫星。利用该卫星可对月球进行成像探测。如图所示,设卫星在绕月极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绕行周期为,公转轨道半径为
;地球半径为
,月球半径为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忽略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B.若光速为c,信号从卫星传输到地面所用时间为
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1不断飘入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粒子经过小孔S2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随后离开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v; (2)求加速电场的电压U;
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该同学的实验步骤为:
a.在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木板上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块通过轻绳被弹簧测力计拉住而处于静止状态,O为轻绳的结点.此时需记录的有________
(m1、m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记录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标度画平行四边形来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b.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大小重复步骤a,再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第二次实验中,是否要保证结点O的位置与第一次实验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而保证其他的条件不变,当系统再次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结点O的位置会向右移
B.OA与OB绳的拉力的合力的方向会改变 C.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变小 D.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增大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上表面为一段圆弧的大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圆弧面的最底端刚好与水平面相切于水平面上的B点,B点左侧水平面粗糙、右侧水平面光滑,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而上的A点,现给小物块一个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0=4m/s,小物块刚好能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点,已知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53°,A、B两点间的距离为L=1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圆弧所对圆的半径R;
(2)若AB间水平面光滑,将大滑块固定,小物块仍以v0=4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则小物块从C点抛出后,经多长时间落地?
14.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照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被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的产生机理与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类似: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器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表现为气体的压强。
在体积为V的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的光子,如图所示。为简化问题,我们做如下假定:每个光子的频率均为V,光子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光子与器壁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前后瞬间光子动量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不考虑器壁发出光子和对光子的吸收,光子的总数保持不变,且单位体积内光子个数为n;光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已知:单个光子的能量s和动量p间存在关系ε=pc(其中c为光速),普朗克常量为h。
(1)①写出单个光子的动量p的表达式(结果用c、h和ν表示); ②求出光压I的表达式(结果用n、h和ν表示);
(2)类比于理想气体,我们将题目中所述的大量光子的集合称为光子气体,把容器中所有光子的能量称为光子气体的内能.
①求出容器内光子气体内能U的表达式(结果用矿和光压,表示);
②若体积为V的容器中存在分子质量为m、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个数为n'的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均为v,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分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求气体内能U'与体积V和压强p气的关系;并从能量和动量之间关系的角度说明光子气体内能表达式与气体内能表达式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D A A B 二、多项选择题 7.AC 8.AD 9.BD 10.AB 三、实验题 11.(1)
(2)
12. (1)结点O的位置及OA、OB绳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改变拉力F,结点O的位置会变化; (2)AD; 四、解答题
13.(1)1m (2)
14.(1)①
②
(2)①
②
否; 因为每次实验都是独立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A.
B.
C.
D.
(k>l),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m/s D.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2 m
3.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卫星转动线速度大于7.9km/s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c>Tb >Ta D.在b、c中,b的动能最大,c的机械能最大。
4.电荷从静止开始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最初阶段的运动),则电荷( ) A.总是从电势高的地方移到电势低的地方 B.总是从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移到电场强度小的地方 C.总是从电势能大的地方移到电势能小的地方 D.总是从电势能小的地方移到电势能大的地方
5.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 km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地球质量M=6.0×1024 kg,地球半径R=6.4×103 km.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