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7:48: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脱氧核苷酸 (12). 核酸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题图可知,E是大分子能源物质,是多糖,植物细胞内主要是淀粉,动物细胞内主要是糖原,A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F是储能物质,是脂肪,B是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甘油和脂肪酸;G是大分子结构物质,为蛋白质,C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H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是H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详解】(1)根据图示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代表葡萄糖,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淀粉作为植物体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故A是葡萄糖,E在动物体内是糖原,在植物体内主要指淀粉。

(2)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故F是脂肪,B是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甘油和脂肪酸;脂肪属于脂质,脂质除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故G是蛋白质,C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结构通式是,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叫脱水缩合。

(4)H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核酸),D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点睛】1、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动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是糖原。

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4、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包括两种:DNA和R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27.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 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

(6)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答案】(每空2分, 共18分)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或糖蛋白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5)b a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运输。

(1)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支持着蛋白质;D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4)a、e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共同点是运输方向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

(5)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而且进细胞,是图中a。 (6)图A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 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浓度差和载体,与能量无关;

图C是主动运输,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向与浓度无关。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28.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_______(细胞器)。

(2)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特性。 (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中。 (4)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采用____________酶去除[ ]____________。

(5)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

【答案】 (1). ①中心体 (2). 一定的流动性 (3). ④细胞核 (4).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纤维素酶 (5). ⑧细胞壁 (6). 4 (7). ②内质网 (8). ⑦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分析题图可知:①中心体,②内质网,③核糖体,④细胞核,⑤细胞膜,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⑧细胞壁,⑨液泡,⑩叶绿体。

【详解】(1)中心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故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①中心体。

(2)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是胞吞作用,胞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图中⑤为细胞膜,故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⑤的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3)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图中④为细胞核,所以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④细胞核中。

(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图中⑧为细胞壁,所以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5)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到⑩叶绿体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两层叶绿体膜,共穿过4层生物膜。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②内质网和⑦高尔基体。 【点睛】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内,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9.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wsf87tuz52nsft0iuth97tl37kuug00rda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