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15:4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

1.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端的一项是(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友人)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友人)促膝长读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娉婷(pīn) 妖娆(ráo) 摇曳(yì) 自惭形秽(huì) B.惊骇(hài) 箴言(zhēn) 遁词(dùn) 孜孜不倦(zī) C.阴晦(huì) 恣睢(suī) 拮据(jù) 前仆后继(fū) D.宽宥(yǒu) 濡养(rún) 走投无路(tóu) ) 栈桥(jià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 B.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达15890多公顷,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五,物种资源丰富,景观多姿多彩。

C.由于时代、职业、年龄等的不同,人们说话的内容、语汇乃至语气、语调也各不相同。

D.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オ是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真是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孝行”贯穿其发展的各个阶段。 A.③①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

②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③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④一阵清风袭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⑤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A.①③④②⑤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__________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与朱勰书》中描写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杜牧的《泊秦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

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②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套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教。

③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④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的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精英们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事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

B.④②①③⑤

C.①⑤④②③

D.④①③②⑤

为一个“思想大户”,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就这样跨入了门槛。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就可能过不了经典化的门槛。

⑦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界限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知识精英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

⑧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

(原文/韩少功,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1.下列对“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经典通常指那些具有典范、指标、基石意义的作品,经典也是一个弹性概念。 B.经典往往由知识精英们创作而成,经典作品身上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 C.读书人掌控着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所以经典的确定往往与他们有关。 D.经典切合读书人的总体心理需求,所以他们齐心合力,使经典的价值历久不衰。 2.下列对“经典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经典化”的过程有赖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书人对文学作品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 B.“经典化”往往离不开某些方面的特定推力,更离不开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C.“经典化”往往经由特定的人,基于特定的目的,凭借特定的方式来建构。 D.“经典化”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天下人心对精英们的“建构”的淘汰和遗忘程度。 3.下列对“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畅销读物往往不具备作为经典所必需的良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畅销读物虽然能够流行于世,但却过不了经典化的隐秘门槛。 C.畅销读物往往不符合人类长久以来秉持的较为广泛的价值共约。 D.畅销读物虽然能够被“建构”,但却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

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在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4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橘子成熟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

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wvjw4dq2d9bpag891bi6tck19hq4z003e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