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5615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5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他与创新品质。

(三)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 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 从教育效应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则这一目标可以看成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子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1、基础目标 2、基本目标 3、终极目标 2、领会:(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即及时发现并科学地矫正学生的心理疾病,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自我排忧解难,游刃有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扰,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 (2)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优化心理素质,就是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他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适应关系,从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即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考核要求

(一)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 1、领会:

(1)学习心理指导的五方面内容:①学习方法指导。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与前提。②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③学习兴趣指导。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④学习习惯指导。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⑤应试心理指导。

(二)智力训练的内容 1、领会:

(1)智力训练的五方面内容;①使学生民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②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③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④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⑤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

(2)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智力训练的启示: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能力,它们通常在一些人群身上出现,并概括出这些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既可以选作为智力训练的具体目标,也可选作为智力训练的内容。①语言符号能力。②数理逻辑能力。③视觉空间能力。④音乐节奏能力。⑤身体运动能力。⑥人际关系能力。⑦自我认识能力。 (三)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认知:(1)情感教育的内容: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培养积极的情感,其次是调控消极情感。

2、领会:(1)情感教育的必要性:①情感教育能促进品德的发展。②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③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四)性格教育的内容 1、识记:(1)性格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这两者可以统一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结构之中。 (五)耐挫能力的培养: 1、识记:(1)耐挫能力的概念: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2、领会:

(1)耐挫能力培养的必要性:①是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②是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两重性使然。③是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2)耐挫能力培养的内容:①是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③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 (六)人际关系指导 1、识记:

(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

(2)人际关系的六方面功能:①获得信息功能。②自知、知人功能。③自我表现功能。④人际协调功能。⑤社会化的功能。⑥身心保健功能。 2、领会:(1)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①调整认知结构。②克服人际偏见。③加强个性修养。④掌握有关知识。⑤学习交往技能。⑥掌握调适策略。 (七)性心理健康教育 1、领会:

(1)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劳动创造人。?我们的身体。?良好的卫生习惯。?男性和女性。?快乐的生日。?美好的家庭和社会。?青春发育。?第二性征。?月经初潮。?通精(射精)。⑴生命的诞生。⑵两性交往。

(2)中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月经。?遗精。?少年友谊。?青春期心理发展。?青春期异性交往行为规范。?人类的性。?性欲。?早恋。?性道德。⑴性的越轨行为和性犯罪。⑵家庭。

(3)大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人类性欲的社会发展史。?性心理卫生学研究的发展史。?人类性欲的生物学基础。?人类性发展阶段。?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习得过程。?婚恋与家庭。?优生与计划生育。 (八)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识记: (1)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概念:自尊心是由概括化了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是个体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并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自信心是对自我认同、肯定、接受、支持的一种态度,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的概念:自我菲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问题类型。自我陶醉是指过高的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2、领会:(1)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①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②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③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④使学

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⑤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考核要求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原则 1、识记:

(1)主体性原则的概念: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发展性原则的概念:发展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 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3)活动性原则的概念: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心理发展。

(4)成功性原则的概念;成功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2、领会:

(1)针对性原则依据的学生特点:①学生的年龄特点。②学生的性别特点。③学生的表现特点。④学生的时代特点。⑤学生的个性特点。

(2)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②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事事包办代替。③教师要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

(3)贯彻发展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求教育者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②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③要注意“三早”。

(4)贯彻尊重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②尊重学生的选择。③对学生一视同仁。

(5)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树立学生“全人化”发展观念。②要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缺陷,全面考察和分析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制定对策。

(6)贯彻活动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②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

(7)贯彻成功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必须是恰当的。②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抱负水平。③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8)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②要注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③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心理诊断 考核要求

(一)心理诊断的基本问题 1、识记:

(1)心理诊断的定义: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2)心理诊断的特点:①心理诊断的相对性。②心理诊断的全体性。③心理诊断的全面性。④心理诊断的系统性。⑤心理诊断的多维性。

(二)观察法 1、识记:

(1)观察法的特点: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分析。就优点而言,①运用广泛。②自然真实。③简便易行。就缺点而言,①表面性。②被动性。③虚假性。④限制性。

(2)观察法的分类:①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②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③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④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⑤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 2、领会:(1)观察法实施的要求:?坚持观察的计划性。?坚持观察的可行性。?坚持观察的精确性。?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坚持观察的可信性。?坚持观察的主动性。?坚持观察的统一性。?坚持观察的灵活性。?坚持观察重点的突出性。⑴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⑵坚持利用观察资料作出心理诊断的谨慎性。 (三)会谈法 1、识记:

(1)会谈法的定义:是指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

(2)结构式会谈的特点:其优点是有助于系统地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能不遗漏所要问的问题;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方法比较固定,可节省时间;由于预先编制好提纲和问卷,问话措词比较一致,故可把不同对象在一起进行比较等。其缺点是过于主动地查问,方式比较刻板,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只能获得“是”与“否”的简单回答,而无法获得详细、深入的资料。

(3)非结构式会谈的特点:是事先不预定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诊断者可以同学生自由交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要说的话。 2、领会:(1)会谈法实施的要求:①编制会谈提纲。②建立良好的关系。③把握会谈方向。④注意及时记录。⑤处理特殊情况。⑥善于察言观色。⑦讲究提问技术。

(四)问卷法 1、识记:(1)问卷法的特点:其优点:①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且便于整理和进行统计处理,因而适合于进行区域性的或面上问题的现状调查和诊断。②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法,调查者双方毋需面对面地谈论有强刺激性的问题,学生消除了心理上的顾虑和障碍,因而可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其缺点:①问卷调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质量。②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仅靠问卷法常常不能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资料,因而在对学生进行诊断时需佐以其他方法。(2)问卷法的分类:①开发式问卷法。②封闭式问卷法。 2、领会:(1)问卷法实施的要求:①问卷的结构。②问卷题的设计。③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④问卷的试用与修订。⑤问卷的发放与回收。⑥问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心理测验法 1、识记:

(1)心理测验的定义: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手段,是高级形式的测量方法,它不仅具备心理测量的所有属性,还具备其特定的含义。

(2)心理测验的特点:①心理测验的间接性。②心理测验的相对性。③心理测验的稳定性。④心理测验的客观性。

搜索更多关于: 05615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的文档
05615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10184s0r4c2db006a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