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练稿(07)
[课题]:
[中考要求]:1.知道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点及其与压强的关系。 [知识回顾]:
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蒸发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和液化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和凝华 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 凝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
1.沸腾是在__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相同”.“不同” )。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热,温度_______。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中形成________,上升时________,到水面________, 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2.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_(“减小” .“不变” .“增大” ),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_点。蒸发可以在_______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_______下发生;蒸发在液体的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则是在液体的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_
6.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_时_______热的缘故。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_和_______而形成的。 7.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_(2)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_(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_(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5)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_
8.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天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开水_______,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9.如图33-1所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继续 加热,则试管中( ) 图33-1 A.一定沸腾 B.一定不沸腾
C.下部沸腾,上部不沸腾
D.开始不沸腾,过一会儿也沸腾了。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花盆中的湿泥土变干
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D.秋天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
1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12.冬天晚上,气温刚好0℃2+将一底部有少量水的搪瓷茶盘放在室外。不久盘底的水开始结冰,这是因为 ( )
A.茶盘是热的良导体,水因此放热 B.由于水蒸发,水温低于0℃ C.由于水蒸发带走热又无法向环境吸热 D.0℃已是水的凝固点,水自然会结冰
13.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下面或旁边,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 (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身上的热 C.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
D.电风扇吹来的风使汗水蒸发,而蒸发需要吸收身上的热
14.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棉花,甲的棉花还蘸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房间里,温度计的示数情况是 ( )
A.甲.乙示数相同,丙最低 B.乙.丙示数相同,甲最低 C.甲.丙示数相同,乙最高 D.甲最低,乙最高,丙居中 15.夏天扇扇子,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为什么人会感到凉爽些?
16.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上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白烟”,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在杯的外壁上又出了“汗”,这些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同吗?
17.怎样才能使湿衣服更快地晒干?为什么要那样做?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 2消耗的电功率为1W;图乙、丙分别是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组物理量的关系图象,则
A.滑片P在 a 端时,R 1的阻值为 20Ω、消耗的电功率为2W
B.滑片P在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 C.图乙反映的是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
D.图丙反映的 R 2 与 R 1 的电功率比值 k 与 R 2 的关系
4.如图所示,将一本英汉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存在的力有:①书的重力;②书对桌面的压力;③桌面对书的支持力;④桌子的重力。以上几个力中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A.③与④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①与③
5.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容器,分别装有A、B、C三种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正方体先后放入三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A=FB=FC B.FA=FB<FC C.FA=FB>FC D.无法确定 6.如图是某种机械工作的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