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试题及分析(内含2课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0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1课时)试题及分析

教材册别及单元 课 题

【典型试题1】

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式微,式微!胡/不归? B.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试题分析1】 答案:B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学作品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断句是正确朗读诗歌的基础,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此题中微(如果不是)与君(君主)应该断开。正确的停顿应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典型试题2】

下列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项是( ) A.式微,式微!胡不归? B.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C.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D.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试题分析2】 答案:C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此题考查学生在诗歌中对反问修辞的掌握程度。 此题中的C项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

第 1 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 第1课时 【典型试题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式微》第一章,短短四句,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出来了,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B.《式微》全诗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和背弃暴政的决心。 C.《子衿》采用了倒叙手法,将主人公等待恋人的焦灼情状刻画得栩栩如生。 D.“式微式微,胡不归?”的疑问形式,使得全诗婉转有情致。 【试题分析3】 答案:D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人所传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此题要联系整节诗作全面的考虑。“式微式微,胡不归?”是一种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直抒胸臆。

第 2 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课时)试题及分析

教材册别及单元 课 题

【典型试题1】

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试题分析1】 答案:D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学作品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断句是正确朗读诗歌的基础,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此题中垂钓者和羡鱼情是一个词不可断开。正确的停顿应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典型试题2】

下列句子至少使用一种修辞的一项是(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试题分析2】 答案:B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此题考查学生在诗歌中对反问修辞的掌握程度。 此题中的B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用对偶和夸张修辞,彰显了

第 3 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 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试题及分析(内含2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3ln17zs237lyd0yjbf83hrt8bf1m008u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