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元素周期律
课 后 作 业
限时: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①微粒半径:K>Al>S>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4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半径大 C.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是元素性质的简单重复 D.按C、N、O、F的顺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4.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Cl与S为同周期元素,且Cl的核电荷数比S的大 ⑧HCl的水溶液比H2S的水溶液酸性强 A.①② C.②⑤⑦ B.②⑤⑧ D.①②④ B.①③⑤ D.②④⑥ 2- - - - + 3+ 2- - 5.如图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均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Y W X Z R A.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B.X、Z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8 C.Z可能是氯元素 D.Z的氢化物与X单质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pm 主要化合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7. 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X 160 +2 Y 143 +3 Z 70 +5、+3、-3 W 66 -2 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d 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 8.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低 B.Y、Z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相同 C.W的原子半径比X的小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9.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B.其常见价态为+2、+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10.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 3 答案 1.B ①中微粒半径应为S>Cl>K>Al;③中离子还原性应为S>I>Br>Cl;⑤中非金属性Cl>S>P>C,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为:HClO4>H2SO4>H3PO4>H2CO3;①③⑤错,故选B。 2.C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故A项错误。Cl原子比Li原子多一个电子层,但原子半径r(Li)>r(Cl),故B项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变化,变化的程度不同,变化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同,故C项正确。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只有负价,没有正价;氧的非金属性也很强,中学阶段一般只讲负价,故D项错误。 3.D 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指出了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H2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1 mol Al比1 mol N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的H2多,但Al不如Na活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才与水反应,而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不与水发生反应。 4.B 通过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一定要注意是用最高价的含氧酸,②错误;⑤没有说明电子层数相同,所以⑤错误;⑦可以说明Cl与S为同周期,且Cl在S的右面,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⑦正确;用HCl、H2S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不是比较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而是比较其稳定性,即⑧错误。 5.A 由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第二周期元素,Y、Z、R为第三周期元素,W为第四周期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第ⅡA、ⅢA族元素不可能相邻,故Y、W应是第ⅢA族~第ⅤA族元素,即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A正确;同主族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B错误;若Z是Cl元素,则R为Ar元素,而Ar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故Z不可能是Cl元素,C错误;若X为O元素,Z为S元素,向氢硫酸中通入氧气会发生置换反应:2H2S+O2===2S↓+2H2O,D错误。 6.D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先判断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 2- - + 3+ 2- - - - 先确定W为8O;Z为ⅤA族,因Z与W原子半径相近,应为同周期,Z为7N;X为ⅡA族、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