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3水结冰了 小学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B实验组数 任课教师 10 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规范操作要点 备注 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课题3.4.冰融化了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B实验组数任课教师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10 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规范操作要点 备注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课题 3.5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三年级 B实验组数 任课教师 10 实验准备 规范操作要点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备注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课题
3.7 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水的三态变化 A实验组数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任课教师 10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 规范操作要点 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霜 变化的过程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变化的条件 温度降到0℃以下 温度降到0℃以下 温度降到0℃以下 温度降到0℃以上 温度降到0℃以上 温度降到0℃以上 备注 雪 冰 露 云 雾
课题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第四单元 磁铁 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名称 1.我们知道的磁铁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各 实验类别 A 实验组数 任课教师 10 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规范点操作要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备注 课题 2.磁铁有磁性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B实验组数任课教师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三年级 10 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实验准备 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规范操作要点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备注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课题
4.3磁铁的两极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B实验组数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任课教师 10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 规范操作要点 (2) 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 备注 (3)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三联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课题4、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名称实验类别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实验组数任课教师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 三年级 10 为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 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规范操作要点 备注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