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监考老师注意:只须收齐、密封“答题卡”,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课内积累(34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两句,表现了人
民恬适安乐的生活。
?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与对比,对秦王朝暴虐敛财的行径、穷奢极欲的生活进行质问的两句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既让人顿生思乡之情,又给人以乐观、积
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的两句是:“ , 。” ?范仲淹《渔家傲》中“ , ”两句,收束了对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的描写,引发后面对爱国激情、浓重乡思的倾诉。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两句,表现出的生死观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相类似。
2.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士还家尽锦衣”中“锦衣”意为华丽的衣服,它源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B.“汉皇重色思倾国”中“倾国”源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句,《长恨歌》借以指杨贵妃。
C.汉乐府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的社会生活广阔,但少有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
D.词,原名“曲子词”,是“歌词”的意思,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
高二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14 页)
3.下列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有关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后世的高度推崇,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这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B.《史记》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其中的“纪”“传”是以事件为中心的纪传散文。
C.继欧阳修之后,苏轼领导的宋代古文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他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D.龚自珍继承和发扬先秦诸子散文的创造精神,自由大胆表达见解与情感,开创了经世散文的新风。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有俊鹘抟水禽(追逐)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B.①惟觉时之枕席(睡觉) ②批大郤,导大窾(劈开) ..C.①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 ②促尔耕,勖尔植(勉励) ..D.①侵晓窥檐语(渐近)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季节)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平明,汉军乃觉之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C.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②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①序天伦之乐事 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B.①不克蒙其泽矣 ②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C.①罔薜荔兮为帷 ②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D.①径须沽取对君酌 ②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②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B.①可怜光彩生门户 ②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C.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D.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②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高二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14 页)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②江潭落月复西斜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④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良庖岁更刀,割也 ⑥栗深林兮惊层巅 ..⑦忧劳可以兴国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B.①④/②⑧/③⑦/⑤⑥ C.①②/③⑥⑦/④⑤/⑧ 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9.下列各项中,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不吾知也 ②理,非吾业也 ③其又何尤 ④庖丁,解牛者也 ⑤斯用兵之效也 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惟兄嫂是依 ⑧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①②/③⑥⑦/④⑤⑧ B.①②/③⑥⑧/④⑤⑦ C.①③⑦/②④⑤/⑥⑧ D.①③⑦/②⑥⑧/④⑤
二、古诗阅读(18分)
(一)课内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高二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14 页)
10.请简要赏析“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三句的艺术手法。(6分)
答: 11.下列对这首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明丽的春景来抒写哀情。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C.词的上阕写景,主要通过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D.“波心荡,冷月无声”情景交融,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
(二)课外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咏怀古迹①(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③,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怀古诗。②纡:屈,指不得施展。③伊吕:指伊尹和吕尚。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世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④萧曹:指萧何和曹参,都是汉初名相。
④
12.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 B.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 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吕、萧曹等功臣的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 D.尾联抱恨汉朝终因气数已尽而灭亡,长叹武侯军务繁忙,壮志未酬。 13.请简要赏析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6分)
答:
高二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