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研究成果 (一)、调研结论
在对初高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一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在“非常喜欢”这项的选择比例上,初中生为29%,高一学生为25%,下降了4个百分点。在“喜欢”的选项上下降了5个百分点。为了弄清楚高一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笔者对高一学生进行了另外两项调查:1、高一学生对初高中化学难易程度的感受;2、高一学生觉得高中化学难学原因,从上面两项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生上高中后感到化学难学,从感到难学的原因来看:认为没有掌握学习方式的占35%;认为学习能力跟不上的占31%;认为课本内容难学难记的占23%。从教材编排来看,高中化学知识难度有明显增加,化学现象复杂,要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多层次探索研究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的困难;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化学时思维上的困难。另外,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养成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二)、衔接教材的编写思路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造成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像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教师在课堂的可以引导,其中主要一点是初高中部分知识点的脱节。在对高一学生的调查中,我们设置了问题:如果你上了高中,你认为你初中化学学的最薄弱的章节或知识点有哪些 ?你们进入高中后,一般高中老师会安排一定时间
8
复习加深初中的内容,你希望老师给你们讲解的知识点是什么?根据对学生问卷的整理以及高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感觉到学生的薄弱部分,我们编写了初高中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这本衔接教材我们打算在高一学生军训期间让学生学习,所以在第一章:化学——一门古老轻的科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发生的历史与新进展,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二、三、四、五章主要是介绍一些初中弱化的高中却要用到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过渡到对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课题组成员具体的成果
1、秦成翠: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学论文《安徽省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思考》发表在化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与安师大的熊言林老师一起撰写的论文《关于安徽省农村中学实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在化学教育2010年第12期;论文《关于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获2009年巢湖市论文评选一等奖;2010年取得《巢湖市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参与编写校本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
2、黄万林:在课题的研究过程,获2009年巢湖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辅导的祁琛等5名学生在化学奥赛中分别获得省二、三等奖;2011年辅导的沈航、李昂在奥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参与编写校本
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
3、沈强: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2010年获第六届巢湖市“青年
9
科技奖”;撰写教学论文《试谈初高中化学教学教学的衔接》发表
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上;2011年论文《做好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促进优生发展》获省三等奖;2009年论文《我提问,学习我做主》获市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5人获国家二等奖,17人获省级二等奖,24人获省级三等奖,因成绩突出2010年中国化学会授予和县一中表彰证书;培养了一批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参与编写校本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
4、王韬;撰写教学论文《“虫虫”化学教学网站》获省三等奖;《化学能与电能》获市二等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究》获市三等奖;《高中人教版新教材教学中对学生化学素养策略》获市三等奖;2009年我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比三等奖;2010年辅导学生获奖情况:省二等奖一名;省三等奖四名;
5、圣永刚、戴启涌等参与编写校本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 八、研究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不是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所能完成的,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实发现初高中化学存在的脱节现象,但涉及的方面较多,它要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我们要促使初中的化学教师有衔接意识,就要
10
求他们对高中的新课程有所了解,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这点是很难做到的,正如大多数老师所言:只要在中考中,我的学生考出好成绩,我的奖金就多,至于其他的是学生到高中的事与我无关。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238名初三学生中选择继续上高中有196人,占总人数的82%,说明中考只是对义务教育的小结,如果中考命题专家能在中考试卷中出一题与初高中衔接相关的题作为附加题的话,这样会更好的促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这是我们课题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校本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在专家的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完成,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如何运用衔接教材?如何推广衔接教材?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重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是我们课题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希望校领导以及上级领导的大量支持。
附件一:《 关注“脱节”做好新课标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附件二:四份调查问卷表
附件三:《关于安徽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附件四:《安徽省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思考》 附件五:《试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附件六:《从初中到高中——化学》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