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输工艺》问答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7:03: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输工艺》问答题

1、长输管道由哪两部分组成?

答:输油站和线路 2、长输管道分为哪两类?

答: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

3.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4、热含蜡原油管道、大直径轻质成品油管道,小直径轻质成品油管道,高粘原油和燃料油管道分别处于哪个流态?

答:热含蜡原油管道、大直径轻质成品油管道:水力光滑区。小直径轻质成品油管道:混合摩擦区。高粘原油和燃料油管道:层流区 5、 旁接油罐输油方式的工作特点有哪些?

答:(1)各泵站的排量在短时间内可能不相等;(2)各泵站的进出口压力在短时间内相互没有直接影响。●每个泵站与其相应的站间管路各自构成独立的水力系统; ●上下游站输量可以不等(由旁接罐调节); ●各站的进出站压力没有直接联系; ●站间输量的求法与一个泵站的管道相同: 6、密闭输油方式的工作特点有哪些?

答:(1)各站的输油量必然相等;(2)各站的进、出站压力相互直接影响。●全线为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全线各站流量相同;●输量由全线所有泵站和全线管路总特性决定;

7、管道纵断面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答:横坐标表示管道的实际长度,常用的比例为1:10 000~1:100 000。 纵坐标为线路的海拔高程,常用的比例为1:500~1:1 000。

8、管道起点与翻越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管道的计算长度 。不存在翻越点时,管线计算长度等于管线全长。 存在翻越点时,计算长度为起点到翻越点的距离,计算高差为翻越点高程与起点高程之差。 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管道运行参数如何变化?

答:在较短时间内,全线运行参数随时间剧烈变化,属于不稳定流动。(间站停运后流量减少;停运站前面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上升;停运站后面各站的进、出压力均下降。) ① c 站停运后,其前面一站(c-1站)的进站压力上升。停运站愈靠近末站( c 越大),其前面一站的进站压力变化愈大。

②c站停运后,其前面各站的进站压力均上升。距停运站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③停运站前面各站的出站压力均升高,距停运站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④c 站后面一站的进站压力下降, 且停运站愈靠近首站(c越小),其后面一站的进站压力变化愈大。

⑤c站停运后,c站后面各站的进站压力均下降,且距停运站愈远,其变化幅度愈小。

⑥停运站后面一站的出站压力下降。同理可得出停运站后各站的出站压力均下降,且变化趋势与进站压力相同 全线水力坡降线的变化

① 某站停运后,输量下降,因而水力坡降变小,水力坡降线变平,但停运站前后水力坡降仍然相同,即水力坡降线平行。

② 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升高,因而停运站前各站的水力坡降线的起点和终点均比原来高(且出站压力升高幅度比进站压力大),且距停运站越近,高得越多。 ③ 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下降,因此停运站后各站间的水力坡降线的起点和终点均比原来低(且出站压力下降幅度比进站压力小) ,且距停运站越近,低得越多。 9、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管道运行参数如何变化?

答:漏油后,漏点前面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且距漏点越远的站变化幅度越小。漏点距首站越远,漏点前面一站的进出站压力变化愈大。即: 也就是说漏点前面一站的出站压力也下降。漏点后面各 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且漏点距首站愈近, 其后面一站的变化幅度愈大。

总之,管道漏油后,漏点前的流量增大,漏点后流量减小,全线各站进出站压力均下降,且距漏点越近的站进出站压力下降幅度愈大。漏点距首站愈远,漏点前一站的压力变化愈大,反之漏点后面一站的进出站压力变化愈大。 10、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答:(1)改变泵站特性:①改变运行的泵站数②改变运行的泵机组数③改变泵的

转速④改变多级泵的级数⑤切削叶轮(2)改变管路特性:改变管路特性主要是节流调节。节流调节是人为地调节泵站出口阀门的开度,增加阀门的阻力来改变管路特性以降低管道的输量

11、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答:①改变泵机组转速②回流调节。回流就是通过回流管路让泵出口的油流一部分流回入口③节流调节。节流是人为地造成油流的压能损失,降低节流调节机构后面的压力,它比回流调节节省能量

12、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 答:主要因素:流量、粘度、管径 13、热油管不同于等温管的特点。

答:在于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能量损失。

课件:① 沿程的能量损失包括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两部分。② 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互相联系,且热能损失起主导作用。③ 沿程油温不同,油流粘度不同,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i≠const。一个加热站间,距加热站越远,油温越低,粘度越大,水力坡降越大

14、轴向温降公式的应用?

答: ①设计时确定加热站间距(加热站数)②运行中计算沿程温降, 特别是计算为保持要求的进站温度TZ 所必须的加热站出站温度TR③校核站间允许的最小输量④运行中反算总传热系数K 值

15、热油管道摩阻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答:有两种。一种是按平均油温的粘度作计算粘度,按此粘度计算摩阻;第二种是根据粘温关系式,计入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16、热油管道的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答: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过程是首先进行热力计算,得出全线所需加热站数。按加热站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根据全线所需压头计算所需泵站数。在线路纵断面图上布置加热站、泵站并进行调整,根据布站结果再核算热力与水力工况。

(1)热力计算①确定热力计算所需要的参数:TR、TZ、T0、K ②按最小设计输量计算加热站间距LR ③计算加热站数nR 并化整,重新计算加热站间距和出站油温TR ④计算加热站热负荷,选加热炉

(2)水力计算①翻越点的确定:一般用作图法②计算最大输量下各加热站间的摩阻hR ③计算全线所需总压头④选择泵型号及其组合方式,计算泵站扬程⑤确定泵站数并化整

(3)确定最优管径方案。方法与等温管相同,只是能耗费用包括动力费用和热能费用两部分。

(4)站址的确定①按最小设计输量布置热站,最大输量布置泵站,兼顾最大最小输量要求,尽量使热站和泵站合并。②给出若干输量下的热站和泵站的允许组合。 (5)校核① TR、TZ ②Hs、Hd③动静水压力④原动机功率及加热炉热负荷⑤Gmin 17、热泵站上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

答:进泵油温高,泵效率高;站内油温高,管内结蜡较轻,站内阻力小;加热炉受压较低,投资小,危险性也小。在旁接灌流程下,若采用先炉后泵,则进站压力较低,加热炉受上一站的控制。目前我国有些管道已经将先泵后炉的流程改为先炉后泵流程。新设计的管线,不论是采用“泵到泵”输送还是采用“旁接灌”输送,都应设计为先炉后泵流程,但进站压力一定要满足加热炉工作压力的需要。 18、间接加热的优缺点?

答:间接加热的优点:① 运行安全可靠②原油在热媒原油换热器中走壳程,压力损失为50~ 100kPa,与直接加热相比,压力损失可减少1/2以上③热效率高且效率基本上不随热负荷变化,因而对输量和热负荷的适应性强④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实现加热炉系统的轻型化和预制化。间接加热的缺点: ① 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投资大;② 要求的自控水平和操作水平高;③ 热媒为一种低毒有机化合物,当热媒温度高于60℃时,热媒与大气接触发生氧化,所以必须用氮气密封。 19、热油管道投产程序一般包括哪些?

答:(1)成立投产指挥机构,等;(2)制定《投产方案》,等;(3)生产准备;(4)投产试压;(5)投产试运;(6)投产检查;(7)干线清扫。(详细看课本222~223页)

课件:①各站单体及整体冷热水试运。单体试运包括:⑴油罐试水⑵加热炉和锅炉的烘炉及试烧⑶电机和主泵试运站内整体试运分冷水试运和热水试运,采用站内循环流程 ②冲洗清扫站间管路。

③预热管路:一般采用热水预热。长距离管道一般采用正反输交替预热,短管道一

搜索更多关于: 《管输工艺》问答题 的文档
《管输工艺》问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huo503d879ew90p2r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