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尾联得到答案。(4分,每点2分) (2)角度举例:(6分)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三、
(一)23.对偶,比喻,对比,写出了林黛玉的美貌和病态以及性格特征。
24.黛玉从刚才与贾母的对话中,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所以她此时改了口,说明她处事的机敏和细心。
25.表现宝玉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不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叛逆性格。 26.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二)27 ①( C )②( A )③( B )④( D )
(解析:四次笑,显示了女人个性的逐步扭曲,其本质正在逐步“蜕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笑的不同含义。)
28.( BC)(解析:C项中“尽管有点夸张”错;E项第一次是为了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更为自己不得已出来乞讨而承受心灵上的苦痛而流泪;第二次则是为自己能遇到一个好心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
29.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而一个“又”字,表明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
(解析:要注意“少”和“又”女人并没有死,但其作为人的个性正在扭曲,而“又”字又说明了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存在,也不是第一个,则使文章的社会意义更加广泛,更具批判意义。)
30.相同:(1)最初都有勤劳本分,想靠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优秀品质。 (2)命运轨迹相同,都是从一个普通劳动妇女沦为乞丐,最后走向精神的死亡。 (3)造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相同,都具有社会性。 (4)典型意义相同,都揭露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
不同:(1)所代表的阶层不同,女人是现代金钱社会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祥林嫂则是封建社会里没有受过教育的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形象。
(2)二者之“死”不同:女人失去自尊,沦为行尸走肉,是精神上的死亡,而祥
林嫂则精神和肉体都走向毁灭。
(3)沦为乞丐后的精神世界不同:女人无耻、堕落,祥林嫂则麻木、愚钝。 (4)不同社会对女性的摧残方式不同:金钱社会通过物质生活的压力迫使女人自甘堕落;而封建礼教和迷信主要是通过精神的迫害让祥林嫂被动地走向死亡。
(解析:可从人物的性格、命运、造成悲剧的原因、形象的典型意义等角度去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各答对2点可得满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