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在轨道和轨道车轮间。
15、行车脚手架搭设完成,准许使用时,开车人员需具备开车技能,持证上岗。
3.2 脚手架拆卸安全技术措施
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各良好的通讯装置。
12、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3.3 脚手架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开车时作业人员必须下到行车的操作平台上或者外双排脚手架上。
2、在行车上的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全程有安全监护人员监护,所有作业人员无条件听从监护人员的指定。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3.4 应急预案
架子工程安全风险有高空坠物伤人、人员高空跌落、架子倒塌等等。
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易发事故以预防为主要手段,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有突发性事件发生也必须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将损失降低至最小。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遵守施工方案中对施工方法、顺序及应注意的问题,安全员密切注意施工现场动态,施工工长在带班施工过程当中也应当将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整个项目部真正形成安全第一的共同思想。在尽量防止事故发生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做好处置突发事故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在施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白春永 副组长:窦春明
组员:武振海、牛腩、马圣稀、曾金葵、王铁柱
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组员全部为一线管理及施工人员,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尽早上报,及时处理。
同时在施工前与相关单位的联络保持畅通如:公安、医疗、消防、临近化工厂区装置负责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联系相关人员,最快做出应有反应。对造成的事故及时进行处理,将对人员伤害和工厂生产、施工进度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至最小。各种情况出现时应急预案如下:
1、高空坠物伤人、人员高空跌落
当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人员高空跌落时,应立即报告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汇同有关部门人员急赴现场,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并保护好现场,以备调查。
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尽可能送往专科医院,以便得到妥善治疗。 2、架子倒塌
发生架子倒塌事故后如无人员被压应首先对架子倒塌部位进行处理,防止再次发生事故。
如有施工人员被压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报告事故具体位置,请求急救车赶往现场,等待抢救。
询问事故目击者现场情况,确定被压人员大概位置。 组织人员进行搜寻,并维持好救援现场秩序。
找到伤者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护,并应派专人到医院,密切关注伤者救治情况随时汇报。
4 脚手架荷载计算及判断
1、脚手架参数:架子最高(立杆)高度3m,水平杆三层,立杆3排,间距1.5m。 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000 kN/m;同时施工层数:1层。 3、静荷载参数: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8 kN/m;直角扣件自重13.2N/个,旋转扣件14.6N/个。脚手板每平方米重0.4KN。
4、行车上总的脚手架钢管用长度3×3×11+11×8+17×3+2×11+2×6+3×11=305m,总重11.59 kN;直角扣件3×11×6+2×7=212个,总重2.798 kN;旋转扣件3×11=33个,总重0.482 kN;脚手板总面积2×1.2×17+3×3.6×1.2+3×0.2×16=63.36㎡,总重25.344 kN。脚手架及跳板总重40.214 kN,作用在行车上每平方米的荷载为40.214 kN/(2*17)㎡=1.183kN/m2。
5、考虑施工均布荷载,设计的荷载为1.2×1.183+1.4×1.000=2.820kN/m2,远小于行车设计起吊能力200KN(20吨)。
2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1.1 工程概况 ..................................................................................................................................... 1 1.2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 1 施工工艺技术 ......................................................................................................................................... 2 2.1 施工流程 ..................................................................................................................................... 2 2.2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2 脚手架安全保证措施 ............................................................................................................................. 4 3.1 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 4 3.2 脚手架拆卸安全技术措施 ......................................................................................................... 5 3.3 脚手架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 6 3.4 应急预案 ..................................................................................................................................... 6 脚手架荷载计算及判断 ......................................................................................................................... 7
2
3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