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能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0: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萃中学高一化学361学本研学稿

课题: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备课组:高一化学组 主备人:樊 琰

一、课标解读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教法及教材分析: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学习统计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统计问题,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样本代表性与统计推断结论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著名案例的分析,理解样本的代表性与统计推断结论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对什么是“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的理解.

三、相关链接:链接高考(附课后分层作业)

一、【导入明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阅读教材,准确描述原电池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能举例说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能准确解释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的原因。 4、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实物,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电池。

二、【自学质疑】

1.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化学能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 变化,即 转化为 。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电子,发生 反应,还原剂 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

4.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 ,如 、 、 、 、 等。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 如 、 等。 5.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⑴间接转化

我国发电总量构成上,火力发电居首位。燃煤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为 化学能 ________能

蒸汽

燃烧

________能

发电机

________能。

⑵直接转化------原电池

原电池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在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使其间电子发生转移,在闭合回路下形成电流,可见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小组讨论】

1、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Cu-Zn原电池实验探究] 实验2-4 铜片插入稀硫酸 锌片插入稀硫酸 现 象 铜片表面 锌片表面 铜片和锌片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铜片表面 锌片表面 铜片和锌片之间连一电流表 铜片表面 锌片表面 电流表指针 以Cu-Zn原电池为例,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 负极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电子流向 电流方向 正极 2.原电池是把 转变为 的装置。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w.w.w.k.s.5.u.c.o.m ① ② ③ ④ [思考]⑴以下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⑵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溶液的PH值如何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呢? 4.原电池的电极判断

(1)负极总是_______电子,化合价______,发生______反应; 正极总是_______电子,化合价______,发生______反应。 (2)电子流出的一极是__________,电子流入的一极是__________;

(3)一般活泼的金属为________,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________。 5.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 四、【展示点拨】

反应 负极

五、【训练拓展】

1.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w.w.w.k.s.5.u.c.o.m 离子 电解质溶液 离子 正极 反应

电子,沿导线传递,有 产生,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2.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3.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其构成具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

①电极(负极与正极:金属活动性不同)、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④灯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H2SO4,在Cu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

5.下列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7.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8.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比乙失电子多 B.甲比乙同价态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C.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搜索更多关于: 电能导学案 的文档
电能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mxx5fz2f44s0w0dy3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